Translate

2013年10月8日星期二

美國向新加坡學數學



2008/03/18 09:55分享Facebook
       昨天聯合報教育版有篇報導『新加坡數學課本,加州決採用』,旁邊提到一個數據『台灣學生只有33%喜歡數學』,令人無奈的結果,數學是種思考的科學,換句話說,台灣只有33%的學生喜歡思考!
        新加坡數學課本 加州決採用2008/03/17【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新加坡小學生畢業要參加聯考才能升國中,補習情況很普遍,這和該國小學生數學能力全球第一不無關係。 記者張錦弘/攝影

        新加坡小學生數學評比全球第一,排十幾名的美國想急起追,加州政府已核定採用新加坡小學算術課本,學生成績突飛猛進;全美數學教學諮詢委員會將宣布國中小數學教改,也以新加坡為藍本。
        「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 (TIMSS)」歷年調查,新加坡國二、小四學生的數學評比,都是世界第一,超過香港、日本、台灣等亞洲國家,更超越12名的美國。
        最特別的是,港、日、台小四生的數學雖然分居2-4名,但小學生喜歡學數學的比率,卻都只約3成,學生比較填鴨;相較之下,新加坡學生卻多達57%喜歡數學,遠超過前幾名國家,凸顯新加坡學生樂於學數學,成就也高,美、澳、以色列等國家都紛紛向新加坡看齊。
        教育部電子報指出,加州開全美首例,把新加坡算術課本列入正式小學教材,並補助經費給購買的學校,使加州小學生的算術程度在全美各州評比上升。
        2005年,好萊塢Ramona小學五年級學生,僅45%達到加州標準測驗所要求的成績,2006年由政府提供經費,改教新加坡算術課本後,通過率提高到76%,成效驚人。但並非所有老師都歡迎這套教材,因為要經過受訓,資深教師較抗拒。不過,該校校長表示,一走進新加坡教材的教室,就會感覺學習氣氛有多大不同。
        全美數學教學諮詢委員會預定最近宣佈支持K-8年級的數學教學改革,許多改革方案就是以新加坡制度為藍本。長久以來,美國數學教師中,一直有傳統及改革派之爭,傳統派主張回歸基本算術訓練;改革派注重觀念之瞭解,但兩派人士在新加坡教科書裡,都找到符合本身看法的依據。兼重算術與理解,是新加坡教材的最大優點。 
        這樣的話題也不是什麼新話題,      
美國向新加坡“學數學”(一)2005年02月16日 李茂
       12月公佈的兩個國際教育評估報告使美國人關於基礎教育,特別是數學教育的討論又掀高潮。
  在國際排名中,美國學生的數學、科學成績落後於亞洲同齡人。有輿論認為,當這一代學生畢業時,將有更多的白領工作機會被轉移到海外。
  這個出現在年終歲末的壞消息再次引發了很多人的擔憂,特別是經濟學界和工商界人士。近些年來,美國一直都在為提高學生的學業水準做著各種各樣的嘗試,其中包括從亞洲國家的課程中尋求啟發。12月中旬,《華爾街日報》專門刊發文章介紹了美國引進新加坡數學教育的情況:
  大約5年前,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中小學統考成績顯示,該州學生的數學技能在四年級到六年級期間明顯退化。在一陣恐慌中,該州的教育局長建議採取一個非常規措施:從新加坡進口數學課程。
  在國際教育評估中,新加坡的學生一直都位居前列。美國人引進新加坡數學課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借助新加坡的教學模式提高美國兒童的數學成績。
  如今,全美國共有大約200所學校引進了新加坡的數學課程。這些學校分佈廣泛,既有俄克拉荷馬州的農村學校,也有新澤西州的城市學校。有初期證據表明,很多用新加坡課本教的美國學生數學成績提高了,一些曾感到數學難學的孩子開始喜歡數學了。
  “我們孩子的數學能力不如人意,我們認為有必要嘗試一切辦法將這個狀況扭轉過來。”
  批評家認為,美國中小學的數學教學在過去20年變得有些“弱智”。他們認為,過多的重點被放在提高學科的可接受性和趣味性上了,對必不可少的重復性訓練重視不夠,如乘法運算。另一個重大問題在於,美國的數學課程傾向於內容寬泛,但缺乏足夠的深度。
  新加坡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做法與美國不同。在過去幾十年,新加坡的數學課程是由該國教育部聘請的數學專家制定的,這些專家不斷地與一線數學教師進行交流,以篩選出哪些東西是行之有效的,哪些是需要為孩子提供幫助的。新加坡小學數學課本涉及的內容僅佔美國課本的三分之一,但教學進行得要紮實得多。雖然有一部分機械學習,但新加坡的孩子也在學習使用視覺工具來理解抽象概念。
  例如,新加坡的數學課本要求孩子在解題時,通過畫框格和各種圖表來使問題圖式化,這個技巧被稱為“框格模型”。這種解題策略在連續使用多年後,會使孩子更好地學會分解複雜問題的能力,以及快速心算的能力。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相信從新加坡進口課本便能解決美國的數學教育問題。有的州認為,新加坡的數學教學與該州的教學標準不相符。美國的數學課程各州都不一樣,各州的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與新加坡的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存在差距。美國全國數學教師委員會認為,僅僅通過進口課本不可能就把新加坡的做法搬過來。而且,新加坡數學教育的成功還有文化上的根源,如國家戒律苛嚴,父母和整個社會都希望孩子學習刻苦努力。
  然而,美國數學教學需要全面調整是沒有疑問的。波士頓學院公佈了一個歷時4年的全球研究,有數據顯示,美國學生與亞洲學生的數學成績差距依舊存在。該學院的上一個研究,即1999年的“國際數學與科學調查之趨勢(TIMSS)”將新加坡八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排在第一位,而美國學生卻名列第19位,在拉托維亞之後。而且,美國學生上學時間越長,他們的落後便越明顯。1995年的調查顯示美國四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還排名第7。
  美國學生數學成績的下降已經給美國大學帶來了影響。全美科學委員會(受政府資助的全美科學基金會的一部分)的數據顯示,在所有打算學理工科的大學新生中,有五分之一的人需要補修數學。從1994年到2001年,申請讀理工科研究生的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下降了10%;而申請讀理工科研究生的外國學生卻增長了35%。
  因為技能上存在著差距,美國面臨著流失更多工作機會到海外的危險。“很多人痛苦地認識到,我們的問題絕非是暫時性的,問題的根源可能要追溯到我們的教育體制上。”美聯儲主席阿蘭•格林斯潘在今年3月的波士頓財經會議上曾有這樣的表示。
  改革美國的課程是困難的。因為美國不像新加坡和其他亞洲國家有一個全國課程。每個州都負責制定自己的課程標準,每個學區有權決定各學科的教學方法。
  根據布希政府的新教育法《一個也不落後》,學校的撥款以及人事聘任都依據學校在州統考中取得的成績。很多學區的官員害怕學校在州統考中出現閃失,因而不願意嘗試新的東西。
  但還是有一些地方把求解的目光投向了亞洲。喬治亞州計劃實施日本的數學教學標準,此舉是該州中學課程改革的一部分。由密西根州立大學一位教授依據新加坡小學數學課程編寫的教師培訓教材正在美國的好幾所大學使用。在美國,新加坡的數學課本最受小孩子青睞,因為它們是用英語寫的。
美國向新加坡“學數學”(二)2005年03月18日 李茂
  在俄克拉荷馬州貝瑟爾市的農村某地,學區督學馬蒂•劉易斯也感到當地學生的數學成績在下降。1999年TIMSS的結果出來以後,他對新加坡的好奇心更加強烈。他通過互聯網對新加坡的數學教學方式進行了調查。之後,他創辦了一個資助在美國和以色列推廣新加坡數學課程的基金會。
  基金會使劉易斯認識了拉姆•薩菲爾。薩菲爾是佛羅裏達州一位培訓教師講授新加坡數學的數學家。劉易斯請薩菲爾先生在今年7月為所有教師舉辦了一個為期一週的研討班。貝瑟爾市的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學生從今年9月起開始使用新加坡的教材。   
  “我強烈地意識到:我不在乎人們會認為我有多瘋狂;我一定要找到真正起作用的方法。”劉易斯說。
  正當貝瑟爾市的孩子剛剛開始感受新加坡的數學時,其他學區已經全面地採用新加坡的數學課程了。其中有北米德塞克斯學區,在波士頓1小時車程外的市郊。
  北米德塞克斯學區開始嘗試採用新加坡的數學課程,是在馬薩諸塞州教育局長德里斯科爾注意到該州六年級學生數學能力下降後不久。2000年,德里斯科爾從聯邦政府獲得了5萬美元的經費,以檢測新加坡的課程是否能夠提高該學區學生的數學成績。
  北米德塞克斯派了3名數學教師到伍斯特州立學院,他們以新加坡教材為基礎,與一位數學教授一道為該學區的教師設計了一個為期7天的暑期培訓計劃。這個培訓計劃最初從五到八年級的教師開始實施,因為這幾個年級是最需要幫助的。隨著自願加入的教師逐漸增多,該培訓也擴展到了其他年級的教師。
  在最近的一個早上,五年級的數學教師鮑勃•霍根出了一道算術題:在一個假設的大學課堂上,共有250名學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50名,請問女生有多少人?
  霍根先生邀請學生中的志願者運用“框格模型”來演示這道題目的演算法。一名臉上長著雀斑的紅頭髮9歲女孩舉起了手。霍根請這名女孩來演算這道題。
  首先,她要霍根先生畫出兩根長度相同的框格,上邊一根標上“女”,下邊一根標上“男”。然後,她要霍根先生在“男”的框格旁邊加一個小正方形,並在小正方形裏寫上“50”。在兩行框格右邊,她讓霍根寫下“250”,表示兩行框格代表的總值。看著這張圖,這名小女孩一邊心算一邊說:把250減去50,請霍根先生在兩根空框格的左邊寫下所得值200,表示這兩根空框格的總值。然後,她把200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加上50,得出結果:班裏的女生是100人,男生150人。“我不知道新加坡在哪。”這名小女孩說,“但我喜歡他們做數學的方式。”
  一些教師起初對新加坡的數學教學持懷疑態度。現執教七年級的一位老數學教師史蒂夫•基丁說,他見識了一撥又一撥的數學教學新方法,包括上世紀70年代的“新數學”熱。談到新加坡的數學教學法,基丁說:“我的第一反應是,新的潮流又來了。”
  但基丁在看了新加坡的數學教材後,確實大吃一驚。新加坡的學生在七八年級就在學美國高中階段講授的代數。“我感到它很複雜,甚至對我而言也很複雜。”基丁說。當看到自己的學生在使用新加坡教材後對數學興趣大增,他終於被新加坡的數學教學折服了。
  新加坡的數學教學對老師的要求很高,它不像美國的很多數學課程那樣為老師的每一個課堂教學步驟、每一道題目的求解提供指導。教師不可能在新加坡的數學課本末頁去找習題答案。在採用新加坡數學課本的第一年,基丁老師每個晚上都要花兩小時備課。即便在暑假期間,他也把數學課本帶到海灘。付出帶來了回報,學生的數學分數提高了。
  一些家長也有疑慮。一位名叫卡特的家長回憶說,她看到數學成績不是很好的女兒回家後在畫條條框框,而不是在算她以前熟悉的數學題。“我感到很失望。我不知道她在做什麼。”卡特女士說。
  不過,她女兒所在的學校對新加坡的數學教學法已不需要更多的證明了。北米德塞克斯的學生在州統考中成績已經提高。例如,八年級的學生今年的“數學能力指數”達到了75.4分,2000年還只有63.2分。這個進步是州平均增長幅度的兩倍。
  為了尋求更確實的證據,北米德塞克斯學區最近聘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對大量的州及學區考試進行分析,以求證使用新加坡數學課程1到3年的300名學生是否比其他學生有更好的數學成績。這個仍在繼續的研究發現,學習新加坡數學課程的學生算術能力明顯要強很多。
  去年,波士頓公立學校系統在一所學校的幾個班嘗試使用新加坡的數學教材,但後來決定放棄了。該學區此前實施了另外一個名為“研討小組模式”的數學課程,該課程著力通過學生的獨立和群體學習活動,促進學生思考數學背後的概念。據負責人喬伊斯介紹,他們不想因過多介入新的試驗而偏離了已有的課程。
  喬伊斯說:“我不會說任何關於新加坡數學的壞話,但我要說,有很多能夠達到相同效果的課程。”
  此外,美國人對標準化考試的熱衷,也是新加坡數學教學法在美國受寵的另一個障礙。學習新加坡數學課程的孩子可能會在諸如乘法、除法、應用題以及代數等核心領域有更好的成績,但會對州統考中出現的一些內容感到困難。
  鑒於此,北米德塞克斯學區在採用新加坡數學課程的同時,還補充了像“概率”這樣的內容。這些內容出現在美國小學五六年級的課本中,但在新加坡的數學課程中卻出現得比較晚。
  隨著新加坡數學課程在美國的名聲逐漸大起來,它的追隨者也越來越多。受北米德塞克斯學區的啟發,馬薩諸塞州12個學區的20所學校在實施新加坡數學試驗課程。波士頓郊區某藍領工人社區的比奇蒙特小學從去年開始在一至四年級實施“新加坡數學”。據校長凱里反映,已有跡象顯示出了初步成功。今年學校四年級學生數學成績低於全州平均水準的僅有3%,而去年有8%。而當地附近的另一所小學也在今年開始實施了新加坡數學課程。
        有競爭才會有實力,我想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懂,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競爭的條件,國內的家長因為傳統的觀念影響,希望小孩通通是大學生,強迫政府廣開升學大門,雖然每個人都有大學讀,可是讀完之後呢?難道社會上會有那麼多中高階的職缺容納得下這些大學生呢?
        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從事的工作,其實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勝任,如果以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看,不符合成本效益!
        以下只是很粗略的估計...
        以一個高中畢業生來說,十八歲投入職場,五十五歲退休,可以工作37年,以2007年統計之平均薪資22000元,假設一輩子不調薪,一生可以收入9,768,000元。
        以一個大學畢業生來說,二十二歲投入職場,五十五歲退休,可以工作33年,以2007年統計之平均薪資25000~28000元,假設一輩子不調薪,一生可以收入9,900,000元。
        大學畢業生只比高中畢業生多賺132,000元...
        可是目前私立大學每學期註冊費50,000~60,000元,最短時間讀完,需要400,000~480,000元...
        問題是,以現行教育情形來說,很多大學生的程度,本來就不該讀大學的,偏偏讀了大學,花了400,000~480,000元的成本,但是卻賺不到大學生的薪資,倒不如不要勉強,選擇適合的高職,謀得一技之長,練就職場專業,也許可以像嚴長壽先生一樣,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新加坡政府一向以嚴謹著稱,地小人少,根本無法容許政策操作失誤,連教育政策也是嚴謹掌控,
新加坡大學升學率 只有25%【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2008/03/17  
        台灣、日本的大學太多,面臨倒閉危機,新加坡剛好相反,至今只有3所大學,大考升學率只有25%,學生照樣要補習,新加坡教育部最近宣布,將在2015年開辦第四所大學,把升學率提高到30%。
        新加坡教育部最近宣布一連串教改措施,包括立法加強監管各級私校,於2010年開辦第四所專業中學─科技中學,並在2015年設第四所大學,以科技、設計、工商管理為發展重點,這在升學率偏低的新加坡,是件大事。
        台灣的大專已多達160多所,大考錄取率已近100%,讀大學成普及教育;但約有400萬人、和台北市差不多大的新加坡,至今仍只有3所大學,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及2000年才設立的新加坡管理大學,大學仍是菁英教育,但也因經費集中,讓新大、南大都擠進泰晤士報調查的世界大學前百大。
        台灣學生到了高二才分組,但新加坡在國中就分流,小學畢業要考全國統一的離校考試,依成績好壞分成特選、快捷、普通三種中學,前兩者以學術為主,採4年制,畢業後主要升上3年制的高中或2年制的「初級學院」(大學預科),準備考大學,由於錄取率低,學生補習情況和台、日一樣普遍。
        新加坡的普通中學採5年制,分成工藝、學術類,畢業後主要考類似台灣高職、五專的工藝學院及理工學院,較少升大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