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rom 宗熹媽媽blog
很長的問與答,是有關國內討論蒙特梭利早期教育,但值得看...節錄如下:
來分享蒙特梳利教育專家孫瑞雪的訪問: (好長, 但獲益良多)
FROM 以下網站:
http://bbs.etjy.com/forumdisplay.php?fid=6
這是一個國內討論蒙特梭利早期教育的網站...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們很高興請到教育專家孫瑞雪老師來到新浪聊天嘉賓室和大家談談孩子教育的問題,首先我想請孫老師自我介紹一下,還有就是簡單的談一下她所理解的蒙氏教育的精髓以及目前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中常見的一些誤區。
孫瑞雪:大家好,我是孫瑞雪《愛和自由》的作者,我從事幼兒的工作已經有十幾年了,我覺得對我個人最好的介紹是我愛孩子,二是我非常崇拜孩子,我認為一個成人、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未來它就是在孩子的身上,現在蒙氏教育在全國得到了一個比較好的傳播,為什麼會在現在這個時期或者這個年代蒙氏教育會被推廣呢?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今天國門被打開以後,我們面臨著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就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兒童的時代可能就要到來了,就是說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能成長良好的話。這將決定他的一生。
另一個觀念,我們都知道人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他(她)的童年,因為這個問題所有的家長都比較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蒙特梭利教育在我看來它不是一個流派,它是整個人類文明教育史發展到今天的一個科學的結果,蒙特梭利幼教育是1900年到2000年這100年間教育迅猛發展其中的一個人,它的這個教育為什麼能夠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推廣呢,我覺得它是有教育理論、教育方法、教具,同時還有一整套的嚴謹的科學的教育體系,這樣的教育就變得可操作了。
目前我們國家蒙氏教育被推廣過來以後,可能大部分人認為蒙氏教育是一種教具操作,但是在我看來,它主要是一個教育觀念和教育理念的問題,所以我們就先從教育觀念和教育理念開始說起。
我覺得在我介紹蒙特梭利教育的同時,針對我們國家的文化背景,特別有必要的介紹一下給予孩子愛和自由的問題。我先介紹蒙特梭利教育到底是什麼。第一點我覺得要把握和理解蒙特梭利教育,首先要哲學的看蒙特梭利本人的觀點,這個哲學觀點和我們國家的教育理念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我們一般認為,兒童從生下來的那一天開始起,是一無所知的,什麼也不知道的。他(她)知道的東西一定要靠成人給他的灌輸,我們教給孩子某種東西,並且讓孩子掌握這樣一個過程稱之為教育。但是在國際上教育科學發展到1900年的時候教育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蒙特梭利教育和這個變化是同步的。
它的觀點可能代表著一個科學教育的一個主要的觀點,它認為兒童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兒童的內在就有一樣東西,蒙特梭利本人成為精神胚胎,其他的教育學家和教育學界,他們覺得兒童從生下來一刻起內在就有一種巨大的生命力。有的人稱為精神胚胎,有的人稱為生命的激情、生命的能量等等。教育界就認為,兒童的成長完全依靠內在的強大的能量同環境的結合,然後建構出一個自我來成長的。
這樣以來,就把新教育和舊教育區別開來,總的來說,新教育是兒童是依靠兒童自身的能力同外在的環境和諧相處建構一個新的自我,這個過程是由兒童自己來完成的,不依靠成人的教育。
這正好和我們的教育有一個巨大的差異,因為這樣一個觀念就要求我們必須給予兒童兩樣東西,那就是愛和自由。
為什麼要給孩子自由呢?因為兒童的認知成長按照他內在的法則走,因此他要發展什麼,我們是無從知道的,在建立這個經驗的過程中,我們也無從知道,除非給兒童自由。但是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有孩子的媽媽都能夠發現,當兒童到了一歲的時候,如果沒有父母的幫助,兒童是無法存活下來的。
兒童一旦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就產生了對父母強烈的依戀。
人類和世界上萬物有等值的差別,這個差別就是人類能產生精神,我們今天眼睛看到的手所能觸動的,包括我們內容能夠在網上這樣交談,完全取決於人類的產物,這樣的人是有愛成長的,有了這樣的愛人類就產生了心靈和心靈生活。
再有兒童的智慧就能得到迅速的發展,這是對蒙特梭利教育最好的證明。我們把愛稱之為能夠給兒童一個積極的愉快的向上的和諧的環境,這個叫愛,我們把自由定義為在行為和意識上不控制兒童,讓兒童成為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把愛和自由給了這樣一個定義。
我們為什麼反復要說,兒童是依靠自己發展,這樣的發展發展到何時呢?我們認為兒童的基本建構是在0—6歲基本形成自我的,6歲以後再改變可能就比較艱難了。
所以人們才認為0—6歲定終身,這是蒙特梭利教育的最本質的內容。還有一樣我可能要提到就是蒙特梭利認為兒童有自發的學習興趣,就是兒童從生下來那一刻起來就在學習,只不過學習的模式不是以我們大人認為的大人在學習,他最早建構的就是時間,空間的智慧,發展的是通過口、手來認識,口手認識的過程在蒙特梭利教育裏被稱之為敏感期,所謂敏感期就非常重要了,敏感期被稱為是兒童智慧成長的一個試金石。我們依靠兒童敏感期的認識來把握兒童智慧的發展,這樣一來我們給兒童人的自由,我們就能非常好的幫助孩子來成長了,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做一個總結,意思就是兒童依靠自我來成長,儘管兒童有巨大的潛力,但是他依然需要父母的愛,幫助他成長,並不是說我們要造就一個兒子,而是要幫助孩子在和諧的環境中成長。
我要告訴父母,假如你不愛你的孩子,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人愛他,他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一定會孤獨的在這個世界上渡過,尤其是童年,他感受不到你愛的時候,他可能就試用的模式一直渡過他的終身。他可能就有許多的心理問題,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所有的心理問題大部分心理問題的產生是因為無愛而治癒心理問題的方法是有愛。基本上我就介紹完了蒙特梭利教育的基本內容。
主持人:謝謝孫老師,下面我們請孫老師回答大家的提問,在孫老師開始回答之前,我和大家說一句,因為孫老師主要是回答有關孩子教育的問題,所以其他的問題我們在這裏就沒有時間回答。
~~~~~~~~~~~~~
網友:教育孩子的重點是什麼?
孫瑞雪:我認為你能給兒童愛,能給兒童自由,這兩點把握好,你的孩子就會非常的好。愛一定會給你孩子建構最完美的人格,自由一定能給你的孩子建構最高的智慧。
~~~~~~~~~~~~~
主持人:關於蒙特梭利教育裏的紀律和自由是我很不好掌握的事情,我的孩子自己操作教具時很安靜,可是當老師演示時就煩燥不安,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孫瑞雪:在蒙特梭利只有一對一的教學,可能完全不符合你孩子的狀態,他煩燥不安是正常的,在真正的蒙特梭利教室裏老師不會給孩子強行演示教具的,當孩子出現焦慮的時候,老師就立刻結束這種教育,自律一定是愛好建立的,絕不是靠人的控制強迫來建構的。
網友:對於今天的中國孩子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適用?
孫瑞雪:對中國的孩子來說,我認為有兩樣,一個是我們學會愛孩子,另外一個就是給孩子自由,我為什麼反復提到這兩個問題呢?因為我們從小的成長的經歷和中國的文化,它有很多的問題,中國的文化就認為兒童一無所知,需要我們教育他,而中國的文化狀態在自由上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強制孩子做孩子根本就不願意做的事情,不管是從教育的領域,教育體制,家庭教育方式和每一個成人的觀點幾乎都是這樣,我有一句話送給大家,可能這句話能幫助每一個人,就是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讓我們自己成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再沒有比這個更重要,讓你成為你自己,讓孩子成為自己,那麼你的孩子就會非常的好,大自然創造了你的孩子,這個孩子和所有的孩子都不一樣。就因為他的不一樣,它才會變的更為高貴。如果我們讓你的孩子和所有的孩子都一樣,那麼平庸就產生了。
~~~~~~~~~~~~~
網友:我的孩子打就聽話,不打就不聽話,可我又不想打他。
孫瑞雪: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搞鬼的孩子,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卑微的孩子,你就打他和罵他,你就把他造就成功了,但是你不要打他,如果你回憶你成長的過程,你就會發現你們就是被挨打捱罵過來的,但是你的孩子那是你唯一的生命的集成,那也是你能夠給予愛的和能夠愛你的人,並且透過你的孩子看看你的孩子是如何愛你的,你可能就會非常好的能夠反省自己,控制自己,在孩子那兒學會愛。我知道,學會愛別人,愛自己的孩子有時候很不容易,因為在漫長的幾十年的生存過程中,我們很少得到愛,我們聽到的都是譴責,斥責,打罵,但是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今天應該學會愛我們的孩子,我們的生命就會產生變化,我們的家庭也會產生變化,進而我們這個國家就會產生變化,我不相信人與人之間都是利用、防備、防範,我相信人與人之間建立的關係應該是愛和關注,還有相互的幫助,人們應該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我覺得我們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從你生的孩子做起,你的孩子做起。如果有一天你在你的孩子身上發現了人類愛的真諦,我覺得這就是你的孩子給予你的最大的幫助。這就是蒙特梭利說的我們成人身上沒有多少愛,但是我們能夠從我們孩子身上發現愛的真諦。
~~~~~~~~~~~~~
網友:請問蒙特梭利班是否按照孩子的年齡分班,如果不是,那麼對大小不同的孩子如何教育?
孫瑞雪:蒙特梭利班一定是混齡的,是一種自然的社會化的一個環境,混齡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呢?蒙氏機遇是一對一的教室,它不是一個群體由老師講解的。第二個0—6歲兒童是不能用口述的形勢進行的,兒童是依靠感覺來學習蒙特梭利教育尤其是教具是從2歲半一直到6歲,根據每一個兒童智慧不同選擇了它教具,根據年齡的不同孩子也會自動選擇他的教具。第二個問題是大小年齡不同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社會性的活動,也就是社區性的活動,兒童自動的就能組織起來,並且在這個環境中充當不同角色的人物。第三個就是在智慧的發展上小孩子可以像大孩子學習,而大孩子因為有了給小孩子教的機會,大孩子也得到了巨好的發展,有一句話這麼說:如果我說到了,我只掌握了20%;我看了我只掌握了30%;我感覺了,我就掌握了50%。我體驗了我就掌握了70%;但是我給別人教了,我就能掌握95%。這樣就對大孩子特別有幫助,最後一個內容就是混齡編制能夠使每一個孩子享受到被崇拜,就是順利的渡過被崇拜的敏感期,兒童過5歲的時候有一個被崇拜的內容,今天我們看到很多成人不斷的崇拜別人,而且希望受到別人的崇拜,這個原因就是因為這個敏感期被忽略了,而在這樣一個狀態中,就自然順理成章了,幫助孩子完成了這樣一個敏感期,而且每個孩子都可以享受到。
與此同時,小孩子也能充當大孩子,能夠在小孩子身上愛的感覺,而是愛的行為,所以蒙特梭利是一個紅領。因為我們學校一直樓是一個哄齡編制,感覺也非常的好。
~~~~~~~~~~~~~
網友:兒子樂樂16個月,發現他經常主動的逗大人笑,比如他偶爾做了一次擠眉弄眼,我們就大笑,之後他就經常做這個動作來逗我們,這是他善於與人溝通呢?為此我讓家人控制自己的言行,不要太多的逗他,不要太多誇張的誇獎他,目的是不要讓他太多注意外界對他的反映。
孫瑞雪:我們在學校和家長都要求他們不要打擾孩子,讓兒童能夠高度專著,時間越長兒童就越能夠進入到深層次中,這樣的品德一旦在小的時候建立,長大了就更好了,但是我們並不排除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遊戲,因為孩子是非常願意看家長的反映的,他也知道用一個什麼動作引起別人的大笑,看兒童是否此刻正在和家人進行一種遊戲活動,而不是工作,兒童工作的時候它總是一個人在那兒專著的去做,不可以打擾他,因為這時候孩子已經很累,需要和父母進行溝通和愛,進行活動,這時候關注和愛就等於給孩子輸送的是能量,就像給汽車加油一樣,所以這個狀態應該由每個父母自己來把握。
~~~~~~~~~~~~~
網友:我的孩子一歲半,因為種種原因5個月前送回老家,最近剛剛接回來,換了新環境以後孩子很認生,不知道怎麼樣才能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媽媽應該怎麼做?
孫瑞雪:謝謝這個家長提到的問題,因為北京很多孩子都是自閉症,還有肥胖兒,我們可能到很多地方自閉症孩子和肥胖兒就非常少見,尤其小地方似乎看不到肥胖兒,尤其在這樣的大城市裏,很多父母工作很忙,把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或者把孩子讓保姆帶上,或者是全托,這個做法當然在我們中國是合法的,出去在國外的話,就是違法的,你就不具備了撫養孩子的權力了。我要告訴父母的就是在0—6歲之間不要把你的孩子送給別人帶,包括你的父母,你一生有漫長的幾十年,可能是70年,也可能是80年,你把你一生中抽出6年的時間給你的孩子並不算多,在這個世界上可能很多時間是有價值的,但是在我看來,最有價值的時間就是和你的孩子在一起,你的孩子認生,害怕等等,因為他在生下來的時候他唯一有一個人和他取得聯繫的就是媽媽,這個你就把這個關係斷絕掉,我們的可能所有的大人都以為兒童不知道你做了什麼,但是我認為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他被遺棄了,不管他送到那裏,離開你就是遺棄的過程,這個是非常慘痛的,將會一生的留在你孩子的潛意識中,並且左右他的人生道路。
所以我所到之處,包括我們在北京的兒童之家,北京的幼稚園,我都給很多家長說不要把孩子全托,將來等孩子長大了以後,當你發現不好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和你的孩子在一起,這是最有價值的,這是最有意義的,因為你只要和你的孩子在一起,愛你的孩子,你就在建構一個人,人和萬物相比,他是萬物之精靈,他比你掙的錢要重要很多很多,比你做的很多事情,建構一個電腦,建構一個大廈也要重要的多,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人創造出來,所以和你的孩子在一起太重要了,因為在電腦上我們無法就這個問題有一個深入的交談,但是我要說的是愛你的孩子,直到6年給他建立了非常好的安全感,可能再離開他會好一些,但是在6年以前離開孩子相當於把孩子身上澆上汽油又扔在火堆裏,這樣一個成都都不如媽媽離開孩子的,給孩子產生的焦慮要嚴重。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當媽媽把孩子放到孩子並不喜歡的地方,我們都可以看到孩子都會哭叫,我們大人一般都認為孩子的哭叫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你要從孩子的心靈出發,出去你身體的敏感度能夠體察到兒童內在焦慮的話,你一定能夠感受到兒童是多麼的恐懼、害怕和無望。所以在這樣的狀態下,我要借這位家長提出這個問題告訴能在網上看到這次談話所有的爸爸媽媽,不要把你的孩子全托出去,自己帶,即使白天很辛苦,但是至少晚上你可以回來和你的孩子在一起,和你的孩子建立心靈生活多唯一的人選就是父母,你愛他,因為愛而產生了心靈的溝通,因為心靈的溝通而產生了心靈的生活,這是人類和萬物區別的唯一的一條途徑。
~~~~~~~~~~~~~
網友:下面這個問題和這個比較類似,說孩子一歲半了,白天由外婆帶,晚上由我和丈夫帶,所以孩子喜歡外婆多一些?
孫瑞雪:這個家長提出這個問題可能是爸爸媽媽不善於和孩子溝通交流,兒童有一種天生的能力他知道誰是他的媽媽,這種能力是誰都有的,因為我不知道這個孩子從生下來一直到1歲半到底晚上是由誰帶的,很多父母晚上一累就把孩子放到外婆家,所以孩子對爸爸媽媽就沒有感覺了,所以爸爸媽媽回到家一個人做家務事,一個人帶孩子,這樣可能很辛苦,但是沒有一個優秀的孩子不是通過這樣的辛苦和爸爸媽媽的愛來建構起來的,如果我們想帶一條小狗或者一條小猴子一樣去帶兒童的話,都很輕鬆,但是帶人類的孩子真的很辛苦,很累。但是我相信,正是因為這樣的付出和愛,我們才建構了一個充滿智慧,充滿美好,充滿崇高,充滿每一種人格魅力的人,這正好是我們人類的最美好的理想所在。所以我覺得你和你的孩子在一起非常好。
~~~~~~~~~~~~~
網友:蒙特梭利怎麼培養想像力?
孫瑞雪:說兒童通過對普遍事物的觀察,提出每一個事物的特質,並且把它們組合在一起,這個過程叫做想像力,並不是說把沒有的東西想半天說出來,我們把這個內容稱之為神遊,這是有嚴格的區別,神游的孩子長大了以後就會成為浪漫、傷感,好惡意志的人,但是有想像力的人他非常有創造力,他知道一個事物他能夠迅速的發展這個事物的特點,並且根據這個特點來重新組成一個事物,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看到很多人的創造正好來自於此,而這樣一個過程,不取決於給孩子比如說很多父母認為給孩子讀通話書就能夠幫助孩子的想像力,童話書只能幫助孩子更好的語言文字結構,想像力完全基於兒童對事物的想法和事物互動的過程,兒童對事物的本質本質把握的更好,兒童的想像力就更好,這種條件還是給予愛和自由。
~~~~~~~~~~~~~
網友:我們的孩子非常喜歡看vcd,比如說天線寶寶,一就看是好幾個小時,是不是滿足他們的要求?
孫瑞雪:兒童喜歡看,可能是vcd給他們的東西非常好,但是我認為把握這個內容有三點,第一點要給你的孩子選擇非常好的內容的vcd,我一般都建議給孩子選擇迪士尼經典片,我覺得內容非常好。例如,我前不久看葫蘆娃,大概也是我們國家非常暢銷的一個電視,正好白骨精出來了,他說了一句話,說老娘怎麼樣怎麼樣,我當時看完以後,我就覺得有點滑稽,語言形式我覺得非常粗俗,非常市民化,非常口語化,而且還帶有一種社會上很低下的東西,我正好看到迪士尼經典片的時候,演的是小鹿baby,說,媽媽冬天為什麼這麼漫長,他媽媽說,孩子,冬天雖然漫長,但春天一定會到來的,像這樣完全品味觀念不同的東西,給孩子灌輸的東西一定是不同的。所以我建議大家選擇迪士尼經典片,它在各方面都非常的一流,沒有誰能比得上,而且富有創造性的東西所表達人類的美好,理想,浪漫,情懷,也是沒有什麼片子能比得上的。
第二個是兒童愛看動畫片怎麼辦?我們在我們的教育中反復給家長提到的是我們要建立一個規則,這個規則指的是什麼呢?這個規則是大人和孩子都必須遵守,如果你認為你的孩子看一個半小時或者是兩個小時的vcd時間就足夠的話,你就告訴你的孩子,我們每次就看一盤vcd作為一個標準,到時間的時候你最好提前15分鐘就告訴他,或者到時間的時候,因為看一盤的話每個孩子都知道看一盤結束,第一次孩子可能不同意,你告訴他我們說好看一盤就看一盤,比如這個孩子說我看一盤我要休息多久,這要依據每個家長來決定,如果你給你的孩子定這個規則的話,你的孩子會非常喜歡遵守的。
不要把你的孩子交給vcd,我們知道,兒童太需要精神的溝通和交流,如果你把你的孩子交給vcd,他會長久的沉浸在這個中不出來,如果你和你的孩子有溝通的機會,他會從vcd中走出來,走入你和你孩子的世界中,這個世界可能比vcd更美好,因為他是真人,而且你是他的媽媽,這個溝通將比任何一個人類製造出來的產品更有魅力。
~~~~~~~~~~~~~
網友:是不是說孩子喜歡看vcd,媽媽對他沒有吸引力?
孫瑞雪:很多媽媽一忙覺得孩子看vcd的時候就很高興,很安靜,但是看時間長了就覺得對孩子的各方面都不好,我們給孩子一個規則,我們更多的時間和孩子交流。一般情況下,一天有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是高品質的交流,是不接電話,不做家務,不逼迫孩子,不說教,而是安靜的守在孩子的身邊,充滿愛意的關注他,欣賞他的每一個做法,表達對他的愛,這樣的一個小時孩子就足夠了。
~~~~~~~~~~~~~
網友:下面有三個家長問的問題差不多,主要想請教您如何掌握您所說的自由,自由和引導之間的關係,還有是給自由的度,怕過了以後變成了嬌慣和溺愛?
孫瑞雪:我們不用這兩個詞,因為它不包含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內容,我們給孩子的教育的內容是提供給孩子的好的環境,自由是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在行為和意識上不控制孩子,做到這一點太難了,我們經過長達有十幾年的教育,辦學也有八九年,包括我個人做到這一點太難了,因為我們太想讓孩子說這個好,我們認為兒童做的這個事情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我們認為一個孩子為一件小事而哭泣的說,我們就說你看這麼小的事你都哭,似乎每一件事情都應該根據它的價值而決定滴幾滴眼淚,這個原因是因為我們控制孩子的願望太濃烈了。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建立幾個規則。
~~~~~~~~~~~~~
網友:一個孩子是6個月,一個孩子是兩歲半,一個孩子是4個月,問孩子有沒有參加親子樂園的班,還有啟蒙教育,2歲半的孩子是繼續放在家裏好,還是送幼稚園好,我的孩子是屬於難送幼稚園的性格?
孫瑞雪:我個人認為,尤其是1歲以前沒有必要送到任何一個培訓機構去培訓孩子,但是我個人認為,做媽媽的應該受到非常好的培訓,因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0—3歲,然後是3—6歲,因此母親應該掌握第一個孩子認知的過程,同時還要掌握兒童的成長規則,這個成長規則是大自然的一個產物,如果父母不瞭解的話,肯定會延誤孩子的成長。因為兒童的成長是有一個非常科學的,微妙的一個過程,認知過程和心理過程,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談這個問題可能很難,因為我們26日和27日就是明後兩天有一個家長培訓班,在華庭嘉園進行,如果有家長想到這兒培訓的話,可以接受這個培訓,我覺得1歲以前的孩子著重是家長接受培訓,而不是孩子接受培訓。
兩歲半的孩子是否要入幼稚園,這主要取決於你要入什麼樣的幼稚園,如果這個幼稚園對你孩子的生命成長是有幫助的,我認為你可以入,但是如果兩歲半以後這個幼稚園是在控制你的孩子,一切都由老師說了算,孩子沒有自由去用手來認識這個世界的話,我認為送幼稚園就太早了。我個人覺得孩子喜歡在一個環境中,只要孩子的安全感建立的非常好,沒有害怕到幼稚園的,比如說我們的孩子第一天到幼稚園就非常高興,那天家長就說,說太奇怪了,我的孩子第一天來你這兒下午放學就不願意走,這個原因,第一就是這位爸爸媽媽建立的安全感就非常好,第二這個孩子所處的環境自由度很大,所以有很多供他智慧發展的東西,他心理就得到了滿足,所以他不會不願意來幼稚園,這完全取決於幼稚園的辦學品質和效果。
~~~~~~~~~~~~~
網友:以下兩個問題是有關您的幼稚園的,請問您的幼稚園一般每個班多少個孩子,多少個老師,師資是如何培養和選擇的?
孫瑞雪:我們一般是25個孩子,兩位老師,師資要求是大專以上畢業,經過我們研究會培訓,因為我們每年有兩次培訓,一次是夏天(8月份),一次是1月份,面向全國培訓,培訓完了之後我們每一周有三小時對老師的培訓,這個培訓的時間持續到我們這個學校不存在,因為我們已經有八年了,八年來我們每一周星期一的晚上都有三個小時的培訓,所以我們老師的狀態相對來說就比較好,而且我們的教育理念也告訴老師,要學會愛孩子。我相信一個論點,萬物成長的法則源於愛。
我認為有兩種規則是比較可行的,第一種規則就是對道德沒有傷害,對健康沒有傷害,對生命沒有傷害,其他的都給孩子自由,這是一個比較廣泛的含義。第二種含義是我們學校和我們自己建立的規則就是第一不可以有粗俗和粗野的行為,第二個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第三個如果別人先拿了你要學會等待,第四個就是拿了東西以後要歸位。
~~~~~~~~~~~~~
網友:我的孩子在蒙特梭利工作中只做數學教具,從不做其他,是否應該干涉呢?
孫瑞雪:你的孩子要做什麼由他自己選擇,干涉他就沒有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孩子的行為應該是自己的主人,如果他的智慧到了4歲以後他一定會喜歡去做數學教具,因為我們4歲以後數學的敏感期就到了。
~~~~~~~~~~~~~
網友:我的孩子3歲了,他很守規矩,寧可自己委屈也不越雷池一步,如此下去是不是缺乏競爭力了。
孫瑞雪:你可能是一個非常有教養的媽媽或者是爸爸,你的話也很多,你把你的孩子教育成這樣了,孩子不是這樣的,每一個孩子都知道把握自己,每個孩子都有抗爭性,每個孩子都能夠深入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中,把握事物內在的秘密,這樣的智慧競爭有點太低了,競爭是在同等智慧狀態下產生的一個結果,但是蒙氏的孩子按照蒙氏結構成長的話,我個人認為他的一切都是高於周圍的環境和高於周圍的人的,所以這種狀態是一種沉靜、冷靜,而且非常有自信的一個狀態。很多人到我們學校看我們孩子的時候,我們的孩子表現都是這樣的狀態,我覺得競爭的問題不是一個本質,本質的問題而是讓你的孩子領先于別人,這個問題被理解了,但是領先於別人一定得有條件,他必須是他自己,只有是他自己的時候,他才能創造出一套和自己的生命狀態相符合的系統,這個系統是屬於他自己的,如果他是按照大人來建構的,他就是大人的一個附屬品,這樣的一個東西不和他的生命結合為一體的話,就是他學來的東西,他一定有一方面是有問題的,所以你要讓你的孩子優秀,讓你的孩子優秀,你就讓你的孩子成為自然的人這樣的成長是比較合理的。
~~~~~~~~~~~~~
網友:如何對待孩子比如說打人罵人之類的行為,是否可以強迫他?
孫瑞雪:我不知道你的孩子幾歲了,兩歲左右的孩子有一個打人和說不的敏感期,這個打人和不的時候不是真正打人的意思,兩歲的時候只要發現和他不符合的東西,不喜歡的東西,他不情願的東西他都會用一個方式就是打,他認為用打的方式可以排除這個事物,所以打的意思就是排除的意思,這個不算打。比如我們有一個孩子一有外教出現就打,一直打到外教走了他才放心,因為這是一個邏輯,他發現怎麼面孔中出現了一個另外個面孔,這個孩子就想把這個外教排斥掉,到最後終於把他排斥走了,他反復見了以後,他覺得人的面孔裏可以容納別的面孔,天鵝裏都是白的,澳大利亞飛來一個黑的,所以天鵝裏也有黑的。如果這個孩子很大,比如說有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敏感期獨立,我們稱之為說不和打人缯div>
1 則留言:
我得姪子兩歲半, 我妹妹十分疼愛他. 任何時都順著他, 沒有人違背他的意願, 這是所謂"自由" 的教育媽? 他也有你提到的打人問題. 謝謝!
[版主回覆06/18/2013 04:12:21]蒙特梭利的“自由“教育可能令非常多家長誤會了。她的“自由“是首先建基於“自律“,自律的小朋友才可以穫得自由。你看蒙特梭利的classroom就知道其實他們的小朋友非常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