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2年10月12日星期五

讓才藝澆出興趣的果實


我要時刻再三提醒自己,一切以孩子你們的意願興趣為選擇的依歸。
所以,培養興趣、熱誠才是媽媽對你們的首要目標,享受過程、刻服困難、努力過後的成功感才最叫人難忘!得失、成績不要看得太重!



頭腦,不是等待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被點燃的火把。—希臘哲學家,Plutarch(蒲魯塔克)

雖然不是學校「主科」,但愈來愈多孩子,打從小小年紀,就開始進入「琴棋書畫」的世界。

台北週末午後,鏡面環繞的律動教室。孩子們穿著舞衣,張大眼睛盯著老師;教室外的透明窗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頭倚著頭,關注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快點快點!已經遲到了!」偶爾幾位來得稍晚的孩子,在輕聲催促下,匆匆進入教室,跟上老師的暖身腳步。

相隔律動教室不到十五分鐘路程,又是另一番景象。

週日午後,起碼三十位以上家長,或坐或站,擠在本就有些狹小的圍棋教室櫃台周圍,連要推大門進入都有點難。坐在教室裡面的,是一組組手持黑或白子、專心對弈的孩子。這裡,是圍棋教室的例行交流賽。

「還好吧?今天幾勝幾敗?」孩子走出教室,一位手持礦泉水的爸爸,趕忙迎上去問。

家長總是想著,如何提供孩子更多、更好的學習資源。

上安親才藝班,在都會雙薪家庭日多的情況下,已成為台灣孩童課後生活常態。即使面對嚴峻少子化、無情金融海嘯衝擊,台灣的兒童才藝教室,在競爭與經營壓力沉重的情況下,卻始終不曾消失。

學才藝,誰決定?

四月底新出爐的「台灣新世代」調查,共詢問一千零一位居住於台北、台中、高雄都會區,家有七至十四歲孩子的家長,是否因景氣低迷縮減孩子課後才藝支出。結果發現,天下父母心,七成父母仍會維持小朋友的才藝課程。

關注台灣孩童生活狀況的兒福聯盟,曾在二○○四年就北、中、南都會區高年級學童的課後才藝進行調查。調查發現,正在學一至兩種才藝的孩子以台中最多,為六七.三%;正在學三至四種才藝的孩子則以台北最多,達二九.六%。純就「體群美」領域來看,台北孩子學音樂的比率高居第二。問到「學才藝是誰決定時」,排名第二的是「爸媽與自己一起討論」,半數以上的孩子仍透露,「學才藝是由媽媽決定」,高居第一。

翻閱中華民國連鎖加盟協會的兒童補教產業年鑑,補教產業連鎖化始於一九八○年代以後。從一九九五年至今,兒童英語依舊熱絡,兒童電腦漸趨沉寂,但幼兒潛能開發、音樂、美術、珠心算等連鎖兒童補教業者,則遠比十五年前更多元。

矗立在台北市中正區的國語日報大樓,最廣為人知的除了發行「有注音的兒童報紙」外,旗下負責規劃才藝教室業務的「語文中心」與「文化中心」,猶如台灣才藝教育縮影。

在這棟十一層的大樓,除了開設傳統如作文班、正音班之外,晚語文中心十二年才成立的文化中心,如今所開設的常態課程種類更多元。從六樓的美術、舞蹈、空手道、踢踏舞,七樓的圍棋、象棋、珠心算,九樓的科學、天文、昆蟲,到十樓的奧福音樂、全腦開發、電子琴,十一樓挑高設計的桌球班等,種類將近四十種,猶如才藝教室的「一站購足中心」。

許多家長送孩子來這學才藝,「很大原因在於選擇性夠多,」國語日報文化中心主任黃碧綾觀察,不同才藝換個樓層就可上課,中間若有空堂時間,還可到兒童圖書館看書,因而受到忙碌的都會雙薪家長青睞。也由於課程種類夠多元,讓他們感受到:家長選才藝雖偏好與學校科目相關,但隨著社會多元化發展,父母也開始愈來愈重視孩子的興趣。

在《國語日報》工作二十多年,從臨櫃做到課程企劃的才藝組副組長蘇莉莉,相當傳神的歸納出家長為孩子報名才藝班的幾種類型:有孩子缺什麼能力就補什麼的家長;有當年自己沒機會學好而期待子女接棒的家長;有在意「會不會讓孩子去參加比賽」的家長;也有以「時段」為主要考量,直接到櫃台問「某某時間有哪些課程可上」的家長。

不過,隨著社會漸趨多元開放,蘇莉莉觀察,「會跟孩子討論他們喜歡上什麼、尊重孩子興趣與喜好的父母,愈來愈多。」如過去有些家長覺得跳街舞「不太正經、是壞孩子才跳」,如今卻有父母陪同孩子報名,熱門時甚至還得額外加開班次。

才藝興趣化,興趣生活化

帶著兩個孩子,旅居英美、北歐多年的陳之華觀察,上才藝課不是台灣孩子的專利,許多歐美家庭的孩子,從小也徜徉在各式音樂、美術、運動之中,「但他們稱這些為Hobby,翻譯得貼切些,就是興趣。」她指出,她觀察國外家庭讓孩子學這些課程,多數態度是把「才藝興趣化,興趣生活化」,找到自己一生喜愛的活動,才是最重要的。

陳之華認為,「才藝」與「興趣」的差別,或許僅在於家長與社會的態度與看法。為何要引導孩子接觸?怎樣才不會給孩子過多壓力?孩子是否打從心底開心去學?這些因素往往是影響孩子能否樂在其中的關鍵。尤其,當學才藝已成為都會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長如何釐清學才藝的目的,調整對孩子的學習期待值,變得更為重要。

親職專家楊俐容提醒,許多家長因孩子「缺什麼」而「補什麼」,若是因為孩子缺乏某種能力而去學才藝,父母千萬不要太要求傑出的學習成果,同時須特別留意課程設計與老師的引導,是否能引發孩子的興趣。她舉例,當好動孩子學靜態才藝時,其實是把孩子放在一個「最容易凸顯孩子弱點」的情境,若孩子在其中無法產生興趣,只會累積更多挫敗感,這樣寧可不要學。

再者,若以學習的角度來看,臨床心理師張黛眉也提醒家長,「空白時間」對孩子身心發展相當重要。不要為了填補時間,而每週排了四、五種才藝給孩子。唯有當孩子有充分休息與睡眠時,學習成果才能順利展現。

別把才藝當智育來學

家長對才藝的「開放寬容」比過去高,但對學習才藝的「成果表現」,因為當今多元入學可透過才藝加分的規定,以及家長不自覺總是督促孩子把「體群美育」當「智育」來學的習慣,讓原本具陶冶性情功能的才藝,披上了一層沉重的升級或競技外衣。雲門舞蹈創辦人林懷民就感慨,教育體制內的藝術課程,往往把藝術像學科般對待,「米開朗基羅是哪一國人?」「蒙娜麗莎的作者是誰?」完全抹煞了藝術原本散發的興味與樂趣。

競技,是興趣的殺手

太重視分數與成果的習慣,不僅讓才藝學習的種子無法結出興趣的果實,甚至更遺憾的,有可能成為扼殺興趣的殺手。

尤其,無法以「成果發表會」來展現的才藝,如圍棋,更容易陷入競技與輸贏的迷思,也往往因而掩蓋了圍棋教育所蘊含的品格陶冶與文化精神。

長年擔任業餘圍棋比賽評審、長清兒童棋院執行長單家平坦承,在會場經常得處理孩子作弊的問題。不僅初學圍棋的孩子常出現「降報棋力參賽」問題,甚至高程度的業餘段位賽,都曾有六段參賽者在他眼前數子時,以極純熟的手法動手腳挪子。

「我立刻告訴這位參賽者的老師,沒想到老師的處理方式,竟是當場狠狠打了學生一頓,」單家平回想起那段往事,依然非常難過,「我以為老師會用對的方式處理,但我早該猜到不能講!孩子會這樣,背後一定是有極大的勝負壓力。」他後來輾轉才知,這位老師以嚴厲著稱,孩子在學棋過程中被打或罵,已是家常便飯。

嚴格的斯巴達教育,或許可產生「苦練」的明星,卻很難造就「樂修」的孩子。

職業棋士九段周俊勳,從小接受父親的嚴格訓練,六歲時就背了一千局棋譜。小時候只要輸棋,就得被爸爸罰跑操場、寫一百項輸棋理由的悔過書。他曾在電視節目中回憶童年學棋往事時說:「除了父親那一段,我基本上是喜愛圍棋的。」

在周俊勳「黑臉爸爸」背後,棋壇中大家更常提起周俊勳的母親。開朗、堅毅的周媽媽曾說,周爸爸的一百分黑臉,她要用兩百分白臉補回來,成為紅面棋士周俊勳職業棋士路上的最大支柱。

三分鐘教育的遺憾

知名文化評論家、在其主持節目中經常將古典音樂與西洋經典結合的楊照,曾經歷過六年極嚴格的習琴歲月。如今女兒念音樂班,他觀察到目前的音樂班教育,存在著太多「三分鐘教育」的遺憾。楊照指出,念音樂班的孩子,老是反覆琢磨樂曲起頭的三分鐘,考試就考三分鐘,比賽也只比三分鐘。這使得老師選曲子時,若重點精華超過三分鐘就不選;教孩子時,就是不斷訓練前面的三分鐘。琢磨到後來,老師甚至是一個音、一個音教。「但這樣,充其量只是讓孩子彈出『快速的優秀』而已,」楊照覺得最遺憾的是,大部分念音樂班的孩子,國小六年級畢業前,從未能有機會好好彈過一次慢板樂章,享受慢板的美好。

不僅如此,在我們的教學系統上,也經常未考慮孩子的理解與吸收能力,教到某一主題時,就急著把這個主題的所有知識統統塞給孩子。

楊照曾問過鋼琴演奏家葉綠娜,到底什麼是「相通拍」。葉綠娜告訴他,演奏生涯到目前為止,她都還沒有碰過。但這卻是國小中年級,孩子學到拍子、拍號時的樂理內容。楊照感嘆:「樂理,應就孩子學習當下、所需要知道的部分來學,才容易學得好。」可惜的是,目前教育並非如此。

興趣為經,能力為緯

教育,就像必須悉心照顧的盆栽,要耐心等候。但兩者間最大差異在於,「你可以照著說明書,了解一株植物需要多少日照、水分、肥料;但很可惜,孩子出生時,並沒有說明書附在身上,」楊俐容曾形容。因此,身為父母與老師的最大挑戰(或者也可視為嘗試與觀察的樂趣),是在孩子不斷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猜猜看」孩子可能屬於哪種植物?需要多些水、還是多點陽光?如何才能調配出最佳的「才藝養分」?讓才藝成為陪伴孩子一生的好友。

從學習的角度出發,孩子正式「上才藝班」時,家長若能以興趣為經、能力為緯,以此定出正確期待值,才能讓才藝「澆」出優質的親子關係與生活樂趣。

楊俐容指出,從生涯探索腳步來看,十四歲前的孩子,國小主要在發展興趣、國中為自我能力探索。讓孩子廣泛接觸體、群、美各領域,正是增加孩子探索自己興趣、測試自我能力的機會。

若孩子對某項才藝學習,很幸運的屬於「高興趣、高能力」,家長通常不需要在後頭碎碎念,因為孩子本身興趣及能力都在此,很容易激發出成就感。

若屬於「高興趣、低能力」,在不考慮經濟支出的情況下,「放輕鬆,別期待孩子學什麼都要傑出,孩子只要能維持自信即可,」楊俐容說。

楊俐容也建議,此時父母重要的任務,是找出「在範圍內,最容易讓孩子產生成就感」的學習領域。例如孩子對音樂有興趣,但明顯五音不全,音感極差,剛開始時不妨從放對位置就能發出正確音準的鋼琴著手,而不是小提琴。若音感不好,但節奏感很強,不妨從打擊樂器著手。同樣是學音樂,選對樂器,孩子也能從中慢慢產生信心。

然而,若是「低興趣、高能力」的孩子,父母最主要的任務,是按捺住自己的性子,誘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動機。與其每天像鬧鐘般提醒孩子練習,不如自己帶頭,讓他接觸與此相關的趣味活動。「連馬友友都有段時間根本不想碰大提琴,不是嗎?」楊俐容提醒。有天分的孩子碰到瓶頸,最好的方式是給他一段喘息時間,等待興趣追上能力的腳步。

至於對某項才藝屬「低興趣、低能力」的孩子,楊俐容通常建議,除非像體能這種對孩子健康有一定幫助,或某項領域已造成孩子在校學習的極大困擾,否則別太勉強。而且這類孩子,老師的引導方式居重要角色,父母在選擇時,應特別留意才藝班上課方式是否活潑有趣,足以點燃孩子的學習樂趣。

在考慮興趣、能力之餘,林懷民更鼓勵家長,把才藝當成參與孩子生活的「引子」,成為親子間的共同話題;「尤其在孩子小學四年級以前,不管學什麼,我衷心認為家長一定要親身參與,最好是跟著孩子一起上課。」

他提醒,家長千萬別讓自己、孩子與才藝的關係,只剩下「你今天練習了沒?」「趕快去練!」而已。最好是孩子學什麼,父母也跟著涉獵相關知識,找機會與孩子一起交換心得,讓孩子在才藝班接觸到的,成為家庭生活樂趣的火種。

追求努力過後的成就感

學才藝的過程,不只是學一種技藝而已。父母若能讓孩子從中了解,「我可以努力到什麼程度」,進而體會「努力後的成就感」,就成功了一半。拿過「成就感」的門票,將是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張黛眉分享,曾有朋友的孩子,一開始上律動課時獲得許多讚賞,但不久加入走舞蹈路線的才藝班後,老師開始指出她這裡不好、那裡不對,孩子感到挫敗之餘,就說不想學了。

「學跳舞不是為了得到老師稱讚,最重要的是對自己負責。」女孩的父親鼓勵她,若認真練習後仍達不到要求,再考慮放棄。結果孩子嘗試「有點努力」後,發現自己的確可一點一滴達到老師要求,當成就感把興趣拉回來後,老師的稱讚也回來了。差別在於,孩子的快樂,不同於過去是建立在「別人的稱讚」上,而是開始體會到努力過後的成功經驗,產生發自內心的真實快樂。

「把眼光從外在評價,轉回到自我評價,問自己努力投入後是否有進步時,這就對了!」張黛眉鼓勵父母,透過學才藝的過程,讓孩子找出自己的成功經驗,善用與生俱來的興趣,走出最好的自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