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0年7月29日星期四

嬰兒學習手語好處多


source from: http://hk.parenting.yahoo.com/detail_frame.html?bid=VK2DV7SIY67IXL7OJPP6LS2OI4_124807334334459023&sig=4a682fd131d02042e8beca8b14c05e53


寶寶未開口叫爸爸媽媽前,已經會用哭聲去「命令」父母為他效勞,「哇哇!!」- 肚餓要食奶!「哇哇!!」- 很悶啊,快些陪我玩!「哇哇哇!!」- 尿片濕,快些替我換!只要聽到寶寶哭叫,新手父母往往感到好像如臨大敵,要馬上撲去看看寶寶在哭甚麼。其實,初生嬰兒與父母的溝通方法絕不限於哭聲,嬰兒的肢體語言才是父母必須學好的「嬰語」。


 


記得姪女差不多10個月的時候,有一次她吃完粥仔後,大嫂問她:「飽飽?」姪女兩隻手仔竟然懂得拍拍肚腩仔向大嫂示意「飽飽」,這些動作正是嬰兒手語的一種。在寶寶語言能力未發育完全的時候,父母可以把握嬰兒期的模仿能力,教寶寶學習簡單的嬰兒手語,這樣父母就可以體驗與寶寶溝通的樂趣。美國早於80年代開始,已經有育兒專家研究嬰兒手語,研究顯示嬰兒手語對於幼兒的早期教育有極大幫助。其中一個研究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贊助亞克雷諾(Acredolo)與古德溫(Goodwyn)兩位博士所做的,他們的結論就表示口語期前的幼兒能藉由手語跟成人溝通,對於語言的學習以及智力發展更有明顯幫助。


 


學好「嬰語」好處多


寶寶只能用哭聲表達自己的需要,父母有時可能會意會錯了寶寶的真正需要,這時父母可能會懊惱寶寶又在無理取鬧,但另一方面,寶寶得不到爸媽的回應卻又會產生無助的感覺。因此,透過寶寶手語可以協助爸媽明白寶寶的需要,寶寶又可以順利表達自己的需要,減少雙方誤會,對促進親子關係自然大有幫助。特別一提的是,教導寶寶學習手語時,父母要留意必須與寶寶保持有眼神接觸及配合口語,這樣可加強寶寶注力及學習說話時的發音。


 


另外,亞克雷諾(Acredolo)與古德溫(Goodwyn)的研究亦指出,學習手語對寶寶的語言發展有正面影響外,有學習手語的寶寶,到了8歲時,平均智商較於嬰兒時期沒有學習手語的兒童高12點,可見學好「嬰語」確重要!


~絮語~
BB雖然未識用說話去表達,不過當佢向你張開雙手時,即係表示,佢要你抱抱啊!


 


 


more information & 相關研究:


http://www.babysigns.com.tw/bsf/03.html









台灣-邢敏華教授

學歷: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

專長:聽覺障礙、手語教學





長期投身於聽覺障礙研究與手語教學工作的邢老師為有興趣跟寶寶使用嬰兒手語的家長們
提供了她刊登在去年底的特殊教育年刊【邁向成功的融合】中的研究報告。
由於篇幅因素,特擷取了報告中的討論與研究 結論供為參考。
邢老師透過比對組的方式研究了使用聽力正常寶寶(簡稱 聽常寶寶)跟聽障寶寶
使用嬰兒手語後的發展狀況。
結論發現學嬰兒手語對聽常與聽障寶寶的整體發展皆有幫助,且更增進親子間的情感。

(本文由邢老師提供給嬰兒手語家族擷取刊登。版權所有,若有需要轉載本文,請先告知)

本研究的初步研究支持錡寶香(2002)之研究_嬰幼兒會以非口語的手勢動作來與家長互動。
本研究亦支持國外口語發展早於手勢發展的研究論點(Stokoe, 2001)。
以聽常嬰兒而言,其口語詞彙發展晚於手語的手勢的發展。有趣的是,
此聽常嬰兒之口語發展雖然慢於手勢發展,但當他一旦發展出口語機轉,就揚棄了手勢。
手勢可說是邁向口語的橋樑,是聽常嬰兒在還無法說話時,用以表達自己意見的溝通管道。

而 聽障幼兒雙胞胎之動作發展(尤其是精細動作)明顯提升,且已超越常模甚多。
此點可以理解,因為手語是此聽障雙胞胎和母親之間唯一可用且有效的語言溝通工 具;
他們能立即使用所習得的功能性手勢。而聽常嬰兒的發展進步方面,反而不是動作,
而是其語言表達與概念理解之發展,尤其是語言能力已超越同年齡者甚多。

研究摘要:

參與此嬰幼兒手語實驗研究的個案,最明顯的進步在於手語學習提升他們的
整體發展以及提升親子之間的溝通_間接也提升他們的整體發展。
聽障雙胞胎個案的動作發顯著提升;
聽常嬰兒的語言發展明顯進步--他發展出27個自發性的手勢與80個口語詞彙,
且是手語詞彙的發展先於口語詞彙;但在一年後(嬰兒滿兩歲時),
此聽常嬰幼兒只使用幾個功能性的手語詞彙,改以流利的口語和父母溝通。
而聾雙胞胎(35月大)自發性地產生50個 手勢語;他們的動作,
認知與語言發展,皆有進步,尤以動作發展最為明顯。
追蹤時發現聽障雙胞胎的弟弟開始出現高頻音,表示口語機轉開始發展。
對聽損雙胞胎 個案而言,手語是他們和母親間唯一有效又快速的溝通管道
(聽障雙胞胎幼兒採手語模式,聽人母親採口語配合手勢的溝通模式)。

研究結論:

本研究的結論為:嬰幼兒階段如學習手語,能提升其整體發展;
此外,手語學習不會妨礙嬰幼兒的口語發展














美國-吳荔雲老師






簡介:

手語原為失聰者用來溝通表達的方式。
近年來, 學者做研究發現手語的使用在具有正常的听力 而有口語表達困難者,
不僅可以用以表達其思想與行為,同時對其社會行為及語言發展上有所助益。
本人在美從事教育工作三十餘年,教學對象包括嬰兒,幼兒,自閉症,及智障者。
嬰孩,幼兒學習手語用以表達其需要還是近年來受到學者,家長,與育幼人員的推薦逐受重視。
由於正常嬰孩學習能力快,容易顯示其效果。自閉症,及智障者 在語言溝通方面有相當的困難,
同時學習進度受到其他能力發展的影響,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有明顯的成果。
因之,在這方面的研究需要較長時間。
教學成果也是在教育工作人員的長期訓練後觀察及記錄其表現而取得。
此外,本人亦教授外籍家庭領養的中國小孩及在美出生有中國父親或母親的幼童學習中文。
教學過程並用手語,學習效果顯著。在此將溝通學習與手語教學心得做一介紹。

BSF 摘要:

吳老師長期旅居美國,是擁有三十多年教育經驗的教育顧問。
所提供的分享中的寶寶分為正常寶寶與幼兒,自閉兒,跟智力障礙。
此文主要分享嬰兒手語對正常寶寶的教育與照顧。
嬰兒手語對外語學習。嬰兒手語對自閉與智力障礙幼兒的幫助可點選閱讀。

(本文由吳荔雲老師提供予嬰兒手語家族刊登)












幼兒手語的運用與溝通

根據觀察,嬰孩在不會說 "bye-bye" 之前,能揮手表示再見。
在社會溝通互動方面,嬰兒的第一年己能用手勢,表情,及眼光反應或表達需求。

Drs. Linda Acredolo 與 Sue Goodwyn 做多年研究,
結果發現使用手語的嬰孩較一般沒有使用手語的嬰孩了解更多的字,字彙較廣,
也能參與較複雜的遊戲。
使用手語的嬰孩,他們的家長注意到這些嬰孩的挫折感減低,溝通增加,
親子闋係增強,同時也表現出對書的興趣感增加。
這些曾使用手語的嬰孩長到7, 8歲時,他們再作調查,發現這些小孩智力平均為114,
而另外非手語使用控制組的小孩智力平均為102。

Dr. Kimberly Whaley 1999 在 Ohio State University 的實驗研究中注意到,
使用手語的12個月大的嬰孩們會用手語表示他們要奶瓶,老師容易了解用手語表達的需要。
而一般的嬰孩就哭,哭的行為表現方式可能代表不同的原因與需求,
老師無法馬上知道他的需求,嬰孩哭的溝通方式反而增加挫折感

Joseph Garcia 曾是手語翻譯人員, 為 "Sign with Your Baby" 的作者,
係根據早年工作經驗以及日後論文研究的結果,
有系統的為父毋們撰寫有闋語言發展前期幼兒的手語。
近年來在大城市很多醫院為年青媽媽與嬰孩開班教導手語,為親子間的溝通先鋪路。
先進的幼兒院以及學校附設的班,在嬰兒能了解時己給予手語運用的觀念,
班上秩序改良,孩子們也開心。
幼兒剛學走路時,開始牙牙學語, 自己對事物開始有偏好,又十分好奇。
口語方面的發展還無法清楚表達,因之容易產生挫折感, 。
一般幼兒使用哭叫或拋擲等行為來表達。

育幼專業人員如果教導幼兒同時使用基本手語與口語,他們的溝通將會大有進步。
他們可以表達基本需要:吃,喝,要,不要,還要?.等。
滿足需求與愉快的經驗,增加口語的發展,學習能力,
適當社會行為表現以及增強親子間的關係,吵鬧,發脾氣行為相對減少。

對於教導幼兒手語,有些學者及家長表示懷疑,認為手語的學習會阻礙口語的學習與發展。
但從許多實例觀看,利用手語的溝通反而助長口語的發展及語言表達能力。

我曾經在幼兒班6個月,年齡在一至二歲間,正常與有特殊需求的小朋友都在同一班。
由於我本身有手語教學經驗,在平時活動中我給予手語的教導。
特別利用在點心時間與遊戲中,手語與口語同時使用。結果發現效果很好,
孩子們學用 " 請 " 、 " 吃 " 、 " 喝 " 、 " 還要 " 、 " 杯子 " 、 " 擦嘴紙 " 、 " 車子 " 、
" 1 " 、 " 2 " 、 " 4 " 、 " 5 " 、 " 紅色 " 、 " 黃色 " 、 " 藍色 " 、 " 白色 " 、
" 坐下 " 、 " 吃完了 " ......等手語,
個個表現有規矩有禮貌,他們得其所需,沒有大困難。
孩子們之間也能有互相的基本溝通,口語的表達也隨之增強。
看到這明顯的進步,很多家長提出開班學習手語的要求。

同時我願意與大家分享我教孫子的心得。
Max今年五歲,,在他一歲多時,坐在高椅吃東西,我開始教他一些手語:
吃,喝 (見左下圖),還要 (見下圖),乾酪(cheese),牛奶,餅乾,吃完了,
請,蘋果,貓,眼睛,鼻子,嘴巴,頭。
他當時還能使用四個手語成一句表達他的需要" More eat cheese please" 。
我也教他顏色:紅色,黃色,藍色,綠色,橙色,這幾個主色,孩子們常用的顏色。
有一次我正準備外出開會,在偶然情況下,我告訴他我的衣服是黑色,並打手語。
結果,他打手語並指出所有黑色的東西。
一次就學會還能運用。還學用手語表達白色,紫色,以及數字1,2,4,5,10。
他雖然不會說話表達,但是可以用手語表達他要多少,要什麼顏色,學習興趣也因之提高。
二歲半時,就玩美國州拼圖,還會唱五十州的歌。



結論

總結以上之討論,本文之重點在強 調手語除了失聰者使用為語言溝通的重要方式外,
對於其他据有正常聽力但語言表達能力有困難的一群,包括幼兒,智障者,自閉症者,
學習第二外語,手語的學習 與使用在教育上有極重大的意義。
學習手語最重要的目的在溝通,在學習與運用上都應以達到溝通效果為目標,
教學過程與方式,切必以學生或孩童本身需要為主題而與生活環境容合一體。
事實生活經驗上,我們所有的人都應學習一些基本求生所需的手語,
對我們本身現實生活會受益不淺。












手語與第二語文的學習

幼兒,嬰兒,智障口語溝通有困難者,及智障兼有自閉症者在學習多使用自然手語,
在教育上有顯著成效。
由於自然手語的具體形象教易了解,因之即使在不同文化或國度也容易溝通。

近年來美國家庭領養中國幼兒日益增加,
美國父母親們希望這些孩子能學中文保持一些文化背景。
很多小孩是嬰兒一,二個月大時來美。大部份美國父母親本身中文只會簡單幾句,
這些孩子在幾乎完全沒有中文背景環境中要學中文,確要一番努力。

BSF加註:

嬰兒手語因為是肢體手勢,使用時所產生的動作由嬰幼兒的視覺吸收,
以圖形方式記憶到腦部中。
不僅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也幫助了理解與記憶。
搭配口語使用(聽覺吸收),可以與視覺形成雙重刺激提昇寶寶學習的效果。

由於國際交流,中文在工商業界需求增高,美國社會的華人子弟也積極學習。
第一代的華人子弟在家還受父母的影響,學習中文仍有環境。
第二代華人在成長過程中,偶有學習,但聽寫說中文的學習,必需上學校,中文成為第二外語。

為了要教導這群新的一代的小朋友,教學上的方式與內容也要适應當地的文化背景。
除了遊唱,角色扮演.......等等活動,參用自然手語,給予視覺剌激作為提示。
視覺加上聽覺以及動作,學習的效果無形中增強。
手語的運作在學習過程提增孩子們的興趣,
手語的使用增強口語的學習這又是在教育上另一推廣。
本人藉用手語教中文的教學經驗願提供各位參考。












自閉症手語的使用與語言的溝通

自閉症其中有一重要的診斷是語言溝通方面與社會能力有困難。
自1970早期以來,教導自閉症兒童使用手語,日益增加。

在 Dr. Stephen M. Edelson, Center for the Stud y of Autism, Salem, Oregon,
的一篇文章 "Signed speech or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 指出
許多自閉症與發展不能者所表現的行為,例如侵犯,自傷,爆怒,焦慮,憂鬱等
常常由於無法與他人溝通而引起。
手勢的語言,至少讓他們能使用手語溝通。
教導他們用手語時,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們要注意他們自已與他人相互表達的勢態。

他也指出學口語說話,手語與口語同時教導會促進口語的學習。
可能的原因是在於這二种的溝通方式剌激腦的同一部位,
根據PET(定時內測量腦活動量)測量顯示出,當使用口語或手語時,剌激腦的同一部位。
因之,當口語與手語同時使用時,腦部的語言部位接到二個刺激來源。
如果單使用手語或口語時,只有一個刺激來源。結論是,手語教導並不阻礙說話能力。
這也可為對手語教學阻礙口語發展疑意的好說明。

Mary Konstantareas 曾提出自閉症兒童的教育教導使用手語之所以推廣,
其因之一是由於自閉症兒童特有資訊運作過程的問題,它導教視覺的過份選擇性。
因之,造成視覺與口語間, 視覺與聽覺間,相聯的困難。
而這相聯顯然是在對口語的學習與了解上有非常大的重性。
此外另有一因是有些自閉症兒童只教一次即刻熟習,與口語學習相比上容易多。

根據Rita Jordan教導自閉症兒童手語有兩個主因:
1. 當口語訓練沒有成果時,手語可為另一便通溝通方式。
2. 雙管齊下,增進口語之發展。

Creedons曾教導30位自閉症兒童手語,他們不僅學用手語為溝通上便通方式,
其中有部份兒童還因之能使用口語溝通。Miller and Miller 在1973也獲有此教學成果。
Schaeffer(1980)在口語模仿及手語訓練雙管齊下,也有成績。

Reid (1984)發現智障者及重聽者的手語言訓諫使用,因為手語較易學習,同時也增強口語的學習。












美國-Parents Center Dr. Bur
美國-加州大學
其他相關研究報告


主題:與寶寶使用手語溝通有什麼樣的幫助 ?

"Signs of Intelligent Life" by Margaret Jaworski, Family Circle,
October 3, 2000, p. 14.

"Sign, Baby, Sign!" by Kristin Snoddon, World Federation of Deaf News,
May 2000, pp. 16-17.

Acredolo, L.P., Goodwyn, S.W., Brown, Catherine, Impact of Symbolic
Gesturing on Early Language Development -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4, 81-103.

主題:語言發展與手語的關連性

Acredolo, L. P., & Goodwyn, S.W. (July 2000). The Long-term Impact of
Symbolic Gesturing During Infancy on IQ at age 8.

Daniels, M. (1994). The Effects of Sign Language on Hearing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October, v43 n4, p291 (8).

Daniels, M. (1996). Seeing Language: The Effect Over Time of Sign
Language on Vocabulary Developmen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hild Study Journal, 26, 193-208.

主題:幼兒字彙發展與手語的關連性

Feltzer, Laura, MBR Reading Program: How Signing Helps Hearing
Children Learn to Read - Research Summary

Hafer, Jan C, and Robert M. Wilson. Signing for Reading Success.

主題:手語對聽障,語言遲緩,唐氏症幼兒的幫助

Donovan, Claire S-LP, (1998) Teaching Sign Language, Disability
Solutions, Volume 2, Issue 5, January/February 1998.

Square PA., (1994) Treatment Approaches For Developmental Apraxia
Of Speech. Clinical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Sept; 4(3): 151-6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