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賴馬
解讀男孩的5個不可思議
作者:許芳菊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午休時間,台北市某明星小學訓導處門口,站著一排被處罰的學生。
放眼望去,全都是男孩,個個低頭面露倒楣、無辜的表情,一邊扭動著身體、一邊挖著鼻孔,恍神的聽著訓導主任破口大罵。
晨光時間,一位母親
來到兒子的學校,剛好遇上模範生表揚大會。往台上一瞄,模範生清一色全都是女生。
男孩有危機?
男孩有危機了嗎?
數
字顯示,男孩的確出了狀況。
從
各項國際評比來看,男孩在閱讀、寫作的表現落後女孩愈來愈多。中輟、過動、情緒障礙、學習障礙的人數,男孩幾乎是女孩的二~六倍。根據主計處最新公布的統
計,在二十五~三十四歲這個年齡層,台灣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比率為六○‧二%,已經比男性的五四‧八%高出五‧四個百分點。甚至過去男性佔優勢的領域,女性
也在快速崛起,超越男性。
長庚醫院身心醫學小組召集人蕭美君指出,去年長庚醫學系入學女生人數已超過男生,而且醫學系的前幾名幾乎都是女
生包辦。「現在醫學系推甄面試前,老師最常討論的重點之一就是『如何保護男生』,」蕭美君坦言。
當
然,不是每個男孩都愈來愈像個幼稚的蠢蛋,每個孩子都有其個別差異。但整體來看,男孩的危機的確愈來愈明顯,英國、美國、澳洲等國都開始展開搶救男孩的行
動。例如,澳洲的「男孩教育燈塔學校計畫」、英國讀寫能力信託(National Literacy
Trust)所推動的一連串鼓勵男孩閱讀的計畫。美國近幾年更掀起一波「搶救男孩」的運動,醫師薩克斯(Leonard
Sax)在《浮萍男孩》一書裡大聲疾呼:要正視男女的天生差異,給予孩子適性的教育環境與教養方式。
以下整理出幾個關於男孩成長過程中,
父母、師長常見的疑惑,該如何理解?該如何協助男孩?
不可思議
1 上課容易走神、坐不住的「脫線男孩」
男
孩總被認為容易過動、分心、上課常處於脫線狀態。
宜蘭一位資深教師形容,他們班上許多男生只要手上有筆跟尺,就會用左手跟右手不斷打來打
去。
台北一位教書超過七年的老師指出,在他的經驗裡,學校十個被老師提報疑似過動的學生中,幾乎十個全都是男孩。
為什麼
男孩上課容易分心、走神、坐不住?
耕
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解釋,男性最明顯的特色就是他會分泌睪固酮(testosterone),睪固酮不只是一種成長荷爾蒙,它也會影響情緒和精力,使
男孩精力旺盛,打鬧不休。另外,男生的肌肉比女生強壯三○%,所以相對攻擊性強。男生的生理特質會讓他想要動,但現在從幼稚園的教育開始,都是室內、團
體、指導教學居多,這對男生相當不利。
一位小學老師就憂心忡忡的指出:「由於科技太過便利,現在很多體育課經常都是在視聽教室放影片,告
訴小朋友怎麼游泳、怎麼打球,孩子動的時間實在太少了!」
都市空間的壓抑、受限,加上學校靜態課程過多,讓許多男孩出現「假性過動」。
因應對策
1.運動
運動,是改善男孩分心、過動
的最佳解藥之一。
薩克斯醫師在《浮萍男孩》一書中指出,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把孩子放到戶外,讓他們玩泥巴,摸到、感覺到和聞到真實的東
西,可幫助治療注意力缺失過動症。
政大實小老師游雅婷也觀察到,當學校老師帶著學生跑步運動過後,許多平常有過動傾向的男生,都變得可以
專心上課,且很有禮貌。
2.讓男孩晚點上學
有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讓男孩晚點上學,可減輕許多問題行為,並讓男孩
學習成績更好。
澳
洲親子教育專家畢度夫(Steve
Biddulph)就指出,托兒所不適合三歲以下男孩。研究顯示,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感到分離焦慮,覺得被遺棄而封閉情緒;同時會藉由暴躁易怒來處理他的焦
慮。另外,男孩的大腦發育比女孩慢六到十二個月左右。在五、六歲時仍處於「粗略動作協調」的發展階段,忍不住會想動一動,無法安靜坐好。
楊
聰財醫師建議男孩的父母不要急,在身心發展上,男生大多到了青春期之後,就會慢慢追上女生。不必急著贏在起跑點,男孩更需要慢的教育。
很多老
師都觀察到,在自然課、科展、體育課,這些動手操作的科目或競賽,男孩都很佔上風;但一遇到閱讀、寫作、英文等語文科目,男孩總比不過女孩。
男
孩動手一條龍,動筆一條蟲。遇到寫字、寫作文、寫考卷,甚至閱讀字很多的書就開始逃避,變成「字避男孩」。
為什麼會這樣?
這
主要跟男女生大腦發展的差異,以及學習方式的不同有關。研究發現,女生的「語言腦」比男生活躍;而且男生在語言學習上,更倚賴視覺區。也因此,圖像、漫畫
對男孩更有吸引力;但聽講式的授課方式,對於男孩則相對不利。
男孩在表達、寫作能力上較弱,也是因為男孩左右腦的連結不如女生緊密,使他
們難以在很快的時間,在左腦找出相應的辭彙去表達右腦的感受和印象,這些都讓男孩容易成為教室裡的弱勢族群。
再加上紙筆考試的評量方式成
為主流,更讓男孩動手操作的優勢無從發揮。這不僅是男孩的危機,也是社會的隱憂。
蕭美君醫師指出,一般而言,男孩的操作型智商較具優勢,
但現在教育裡的測試,很少去測試這些操作型的智商,例如:空間感、圖像記憶、組裝積木等。然而這些能力,在很多行業都很重要,例如醫學上就非常需要這方面
的能力。
因應對策
1.提供更多元動態的教學與評量
研
究顯示,男孩更需要在「動中學」、「做中學」、「玩中學」。在課程中,適度(但不要過度)的透過遊戲、體驗、實驗、競賽等方式,可提高男生的學習效果。
楊
聰財醫師建議,學校評量要設計成讓不同才能的學生都有被肯定的機會,不要只局限在紙筆考試。
2.提供多元閱讀類型與寫作引導
父
母從小多跟男孩聊天、說故事,可幫助他語言能力的發展。男孩傾向閱讀實用、冒險、有趣知識或戰爭類主題的書籍。師長可藉由男孩有興趣的書籍出發,引發他們
閱讀的樂趣(可參考「給男孩的一○一本開胃閱讀書單」)。
在作文的協助上,可用素描本代替畫了格子的日記本,讓男孩
可以又寫、又畫。在作文題目的擬定上,可以多一些彈性,讓孩子能去書寫他真實的生活經驗。
不可思議3 三天兩頭惹火老師的「冏男孩」
在
學校的教師休息室裡,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對話,女老師對隔壁的男老師說:「我們班的女生好窩心喔!我只要講一句話,她們就會幫我打掃、整理。」談起女生,
老師滿臉笑意;談起男孩,老師就恨得牙癢癢:上課吵鬧、下課打架、不寫功課、不背課文、整天欺負女生……男孩的罪行真是罄竹難書!
相對於
女孩的窩心,男孩在許多老師心目中,的確是個經常闖禍而不自知的白目小天兵。這主要是因為位於大腦前額葉負責同理心的部位,男生發展得比女生慢。
整
體而言,男生的情緒能力,大約慢了女生兩年。男生在觀察臉部表情的能力也比女生弱,常觸怒別人而不自知,加上口語表達不如女生,容易用肢體或不當方式還
擊。
男生在情感上有苦難言的處境,也往往被大人誤解為叛逆、反抗,因而導致更重的處罰。政大實小老師游雅婷就指出:「老師只要輕輕一講,
女生就會哭。可是男生在被罵的過程中,他不會哭。他們忍住眼淚的表情會讓老師誤以為他在反抗,我們也會對男生很心疼。」
因應對策
1.給男孩健康的情緒教育
楊
聰財醫師指出,加強男孩同理心很重要,因為時代趨勢愈來愈重視團隊合作,有同理心比較能體會別人。可以透過影片的欣賞、文章及故事的閱讀,讓男孩看到不一
樣的想法。
乘風少年學園中介教育主任黃仕宏長期輔導中輟男孩,他觀察到男孩需要有好的榜樣,學習怎麼處理情緒。「要鼓勵父親表露情感。不
然男孩子跟父親學習,也會變得不會溝通、不會表達情感,不跟人互動,就只會工作、工作,」黃仕宏提醒。
2.幫助男孩學會口語表達
要
幫助小男孩解決在學校的困境,很重要的就是協助他的語言發展,讓他能用語言而非拳頭表達。教養專家畢度夫指出,男孩裝做什麼都不在乎,一副「當個笨蛋很
酷」的模樣,其實他們連最基本的談話技巧都很缺乏。男孩需要的協助是控制自己不要去打其他男孩和女孩;女孩需要的則是不要使用較佳的語言技巧貶低男孩。
不可思議4
迷惘「小宅男」
談起英文就恨它的男孩,
對於「fire、fire……game over……」這幾個電玩遊戲最常出現的英文字,卻是愛得不得了。
根據《親子天下》的調查,國中
小學生休閒最常做的活動,第一名就是上網,而且男生比女生宅,國中男生比國小男生還宅。六成以上國中小的男孩,上網、看電視的時間多於運動時間。
為
什麼男孩愈來愈宅?沉溺在網路世界,甚至成癮?
蕭美君醫師解釋,對於網路成癮的研究發現,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成就感或學業成績低落的男孩,
較易網路成癮。薩克斯醫師也指出,這些在學習上缺乏動力的男孩,可以在電玩遊戲中找到一種主控感,可以因此幾天不睡覺。
網
路世界的聲光、影像效果強烈,再加上文字不多、不需要太多人際溝通,使得影像能力強、文字及口語能力弱的男孩,更被吸引。一旦習慣這樣的聲光效果,上課就
很難吸引他們。某種程度,網路世界抓住男孩心理弱點。男生面對壓力的反應,傾向戰逃反應。缺乏機會到真實世界冒險競爭的男孩,躲藏在網路世界,就成為一種
安全又刺激的生存方式。
電玩遊戲業者發現,男孩喜歡的電玩遊戲有幾個特質:遊戲的所有「社會」層面被移除、大多數「語言」和「情感」層面
被移除,嚴重的背離了「現實」世界。男孩喜歡在電玩遊戲中看到:征服、競爭、破壞、空間謎題、嘗試和失敗。對於男孩心理最關心的,恐怕就是這些電玩遊戲業
者,他們不斷投其所好,卻可能將男孩拉離真實世界愈來愈遠。
因應對策
1.紀律與平衡
要
減少網路的負面影響,薩克斯醫師認為,關鍵在平衡。玩電玩的時間要有節制,適可而止;不要超過做功課或跟朋友玩的時間。另外要確定優先順序:家庭第一、功
課第二、朋友第三、電玩遊戲最後;而且不玩反社會的暴力遊戲。
從小培養男孩多元的興趣、活動、專長,常帶孩子從事戶外活動,提供真實動手
做的體驗,都有助於男孩面對真實世界的自信與能力。
2.多一些任務解決型的上課方式
德音國小老師張原禎發現,現在
孩子玩線上遊戲的鐵則就是:「有任務、有關卡、有一份地圖、有一份寶物和戰鬥值」。如果老師在教學上遵循這套邏輯,孩子很容易進入狀況。政大實小老師游雅
婷也認為,課程要多一些任務解決的方式,而不是直接講解,這樣更可以引起男孩的學習動力。
「無動力男孩」
國中資優班裡,老師帶來一顆芒果當做上課教材,一位男同學驚訝的說:「我從來不知道芒果有籽!因為我媽都一片片切好給我吃。」
西
餐廳裡,主廚送上一道雞腿主餐,一位高中男孩張大眼睛看著媽媽:「這……怎麼吃?」媽媽一手把盤子移到自己面前,開始為兒子把雞腿切成一小口、一小口。
從
日本的尼特族、繭居族;美國的賴家王老五到台灣的啃老族……社會上出現愈來愈多從小就失去動力,缺乏責任感,倚賴別人而活的男孩或長不大的男人。
為
什麼會這樣?
楊
聰財醫師解釋,一般家庭裡,爸爸的角色像個啦啦隊,媽媽像個守護員。爸爸因為男性荷爾蒙強,會去冒險、探索、挑戰;媽媽則比較會擔心危險、不安全的事情,
傾向去呵護孩子不要受傷。但現在因為種種現實因素,超過七成以上的主要照顧者都是媽媽,守護的角色就太強,冒險的角色太弱。這對男孩來說,容易讓他對自己
沒把握,因為他要去嘗試任何事情、探索時,都會有人告訴他這不行、那不行,讓他困惑,對他的自信心建立會打折扣,容易長不大。
從事家庭諮
商輔導的江兒牧師也觀察到,這個時代很大的問題是父親大量的缺席。再加上小學和國中的男老師也很少,在生命榜樣上,男性大量的缺席,是男孩很大的危機。男
孩會有一種失落感,覺得女孩子比他早熟,很多方面都超越他,會有些焦慮、無所適從。
因應對策
1.父親的陪伴
諮商
經驗豐富的江兒牧師指出,男孩在小五、小六,一些隱藏的壓力就開始產生。如果這時家裡有爸爸給他穩定的陪伴,爸爸會給他方向感的分享,讓男孩可以成功跨越
挑戰,長大成為男人。
蕭美君醫師則提醒,爸爸要多跟孩子一起動手,做木工、釘個狗籠也好。跟孩子「用手」思考,不是只「用腦」思考,可以
讓男孩較陽光的部分發展出來。
2.學會放手
乘風少年學園老師黃仕宏觀察到,現在很多男孩變得很脆弱,長大就變成公
子哥兒。要預防這種現象,就要從小訂出界線、範圍,跟孩子約定「清楚」、「具體」、「確實執行」的紀律,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解到行為與
後果的關係。
父母要隨著孩子長大,調整自己的角色,學會放手,讓孩子去探索他的可能。男孩、女孩天生的特質,不管優勢或弱勢,都可以透過
學習,改變自己,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