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2年11月8日星期四

孩子鬧情緒,父母不能做的事!

孩子鬧情緒,父母不能做的事!

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

精彩重點

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面對孩子的情緒,父母最常見的反應是:

1. 以暴制暴:「再鬧,就給我試試看!」「不乖就把你趕出門」之類的嚴懲、恐嚇和威脅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採取自我破壞和被動的攻擊行為當成報復。

2. 當孩子情緒的奴隸:「不要哭,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買玩具給你就是了,別難過了!」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3. 男孩別哭:「男子漢不要哭,勇敢一點!」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徵,男孩也有各種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權利被剝奪,男孩的情緒表達就容易出現障礙。

4. 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你這個壞孩子,為什麼這麼粗暴?」「真是愛哭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會輕而易舉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5. 流於說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當孩子傷心、難過、生氣的時候,情緒已經主導了全部意識,根本不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

6. 迴力球效應:「你再鬧啊!乾脆把我氣死好了!」在孩子鬧脾氣時,無法保持冷靜,反而回以憤怒,形成「你來我往」的惡性循環,最後「發脾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也將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7. 阻斷話語:「怎麼垂頭喪氣的?

教出好情緒

5期 教出好情緒

振作一點!」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不但阻斷了親子溝通,也讓孩子相信情緒是不受歡迎的,進而築起一道心牆,變成一個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顯得麻木的人。

8. 歸咎他人:「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2 則留言:

信毅媽媽 說...

很好的分享~~~
2和8, 老人家最愛做啊~~~ @@
[版主回覆11/28/2012 07:31:04]5我都成日會呀!
[信毅媽媽回覆11/27/2012 09:37:26]我係5~~~
[版主回覆11/25/2012 16:56:21]我剛在網上research一下自己是不是有燥狂症先兆添呀!好彩仲有排都未係!
[Jeremy Chu Chun Yin回覆11/25/2012 16:49:29]1,3 和4, 是我有說的。
[版主回覆11/25/2012 16:30:43]是真的嗎?!!我...除了2和8不會說外,其餘都要好好反省!不是不知道,只是有時盛怒之下,衝口而出說了才後悔!沒工人照顧兩個孩子有時eq會跌到很低!

Jeremy Chu Chun Yin 說...

1,3,4
[版主回覆11/28/2012 16:08:18]以上文章只是一個提醒,對我甚起到警惕作用的,有些事情不做就好了!
我上次跟你說買的幾本5-6歲的書,就是羅列出一堆問題,解決方法建議欠奉,我才真的感覺沒有用。
[Jeremy Chu Chun Yin回覆11/28/2012 12:27:41]其實我都幾不滿那些叫人不要做什麼什麼的文章, 只會批評, 又沒有建議, 不如告訴我應該怎樣做吧!
一個建議, 好過一百個批評。家長都是因為不知如何處理, 才會用以上方法呢。
[版主回覆11/28/2012 07:30:37]都好正常啫,大家努力!亞bie小姐狂哭的時候連小天聽到都會失控大叫:你好嘈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