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09年11月10日星期二

秩序感萌芽(澄2y4m)


自少培養你的routine、 玩後要clean up、東西該放那裡? ...


這幾個月已經觀察到你漸漸建立起良好的秩序感了! 雖然clean up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不過很多小玩具玩完你都會放好原處了! playpen內的娃娃玩具也一個一個排好隊各有各的床舖睡覺!


今天在門外, 各人脫下的鞋子你馬上上前一對一對整齊放好!


*****************************************************


什麼是「秩序感」呢?


所謂的「秩序感」是「在孩子出生時,內在的一種基本需求,嬰幼兒透過這個需求去認識自我以及自我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孩子對事物的順序、物品擺設的位置、人物的呈現,都有一種令人匪夷所思的執著。尤其在孩子出生到兩歲時特別明顯,他們會「固執地」把東西放在固定的位置,當他們看到某個東西離開原位的景象,似乎是一種呼喚,刺激著孩子要採取行動。甚至連大人都忽略的小事,他們也會被強烈的驅動著!


「秩序感;就是指孩子對地點、順序、場所、所有物、習慣------等,嚴格地遵守它們原有秩序的一種感受性。只要那些事物稍有變更或不安定,他自然就會強烈地哭鬧抵抗。尤其是不按照原來的決定或規律去做時,他就會大發脾氣,並出現哭、鬧、彆扭之類的反應,怎麼勸也勸不聽,令大人頭痛不已。大人因為不明白這些行為背後的意義,認為孩子在找麻煩,於是開始施展父母的權威,不是大發雷霆的大罵,就是想用權威把孩子的任性擺平。」


蒙特梭利說:「孩子喜愛秩序。」尤其是三歲之前的孩子對秩序有特別敏銳的感受性。就像敏感期、吸收性心智一樣,孩子的秩序感是在0~6歲之間,它就是在每天生活當中都可以看到的一些現象。


外在秩序感─出生幾個月之後,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就開始萌芽。二歲至三歲時是秩序敏感期的高峰,之後會慢慢減退,至六歲左右完全消失。


1.  對地點、位置的秩序感─有一個媽媽每天都帶著五個月大的嬰兒到同樣的庭院去散步。她發現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嬰兒每次到了圍牆上鑲有白色大理石的地點時,就特別興奮。那裡也有許多美麗的花草,媽媽以為孩子是看見漂亮的花草才顯得高興,所以每天都到同一個地方停下來。其實讓這個嬰孩奮的不是那些花草,而是鑲著白色大理石的地方。因為季節改變了,花草也改變了,他到了同樣的地方仍然喜悅不已,因為他可以看到鑲著白色大理石的地方。又如餐桌的位置,一向是媽媽坐的位子如果換了爸爸坐在那裡,孩子就會非常生氣。又如洗澡,如果換了不同的褓姆,孩子就不願意洗而哭泣。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地點、位置的秩序非常敏感。如果這個秩序感被破壞、改變了,孩子就會急躁或者哭鬧。


2.  對所有物的秩序感─媽媽拿一件外套給阿姨穿。孩子看到了就非常生氣,要阿姨把外套脫下來。這不是因為孩子覺得阿姨不能穿媽媽的外套,而是他認為媽媽的外套只能穿在媽媽的身上。秩序性的錯誤使孩子很不滿意。


3.  對順序的秩序感─小明和小順是兩兄弟,有一次用納悶的語氣向媽媽說:每次爸爸幫我們洗澡就覺得怪怪的。媽媽問他:為什麼呢?因為媽媽都是從頭開始洗,可是爸爸都從肩膀開始洗。」對這兩兄弟來說不同的順序使他困擾。


4.  對習慣的秩序感─剛滿1歲11個月的小甯和2歲半的瑄瑄就讀於B園0~3歲的班級,因為這個班只有這兩位孩子,為了增加孩子和同儕之間的互動及學習,決定將這兩位孩子併入A園0~3歲班,但考慮小甯還有一位哥哥就讀於B園3~6的班級,所以最後決定早上家長將孩子送至B園後,再由司機伯伯將孩子連同老師一起接送至A園,下午再由A園送回B園,以方便家長接送,也就這樣一個多月以來孩子們跟著老師每天開心地坐娃娃車往返A園與B園之間。有一天下午,園裡有一位老師剛好要到B園去接他的孩子放學,便熱心的提議要順便幫忙送這兩位孩子回B園,這位老師是小甯媽媽的好朋友,小甯從小就和這位老師非常熟識,甚至曾在沒有媽媽的陪同下到過老師家吃飯、洗澡。但當隨車老師帶著瑄瑄和小甯走到這位老師的車旁時,瑄瑄嘟嚷著:「伯伯呢?要找伯伯…」,年紀越小的反應越大,小甯也開始顯得不安,拉著老師的手要往娃娃車走去並淚汪汪的問老師:「坐娃娃車,可以嗎?」,因為她們認定這個時間就是要去找伯伯然後坐上娃娃車,所以老師解釋:「今天我們不坐娃娃車,我們坐老師的車唷!」,之後老師打開車門,瑄瑄堅持:「伯伯…伯伯…找伯伯…」,小甯開始放聲大哭直嚷著:「不要嘛…要找伯伯…坐娃娃車…伯伯…」,好不容易在老師的協助下才哄這兩個寶貝上了車、繫上安全帶,瑄瑄一臉委屈的嘟著嘴坐在一邊,另一邊的小甯在隨車老師的安撫下,哭鬧的情緒才漸漸緩和...


5.  對守約定的秩序感─小沖今年三歲,媽媽開車送他來學校時,他告訴媽媽傍晚來接時,要騎機車,因為他想坐機車回家,媽媽也答應孩子。傍晚媽媽來接孩子時還是開車,因為下午起風天氣比較冷,媽媽怕孩子感冒,所以未遵守與孩子的承諾。當孩子看到這一幕時,就開始跳腳、大哭著問媽媽說:妳為什麼沒有騎機車,你答應我的,媽媽解釋了老半天也沒用,孩子仍然哭鬧不停,最後只好回去換機車才停息。


從以上這些反應我們可以看出來,三歲左右的孩子會很嚴格的遵守秩序,包含了地點、所有物、約定、時間、習慣等,三歲前的孩子對秩序的敏感性是非常強烈的。而這些外在的秩序就像建造房子的地基,如魚必須有水一樣重要。有秩序的環境對幼小的孩子而言,會讓他們覺得有安全感,可以很穩定、安全的去活動。蒙特梭利說,自然賦予孩子秩序的敏感性,就彷彿給孩子一個羅盤,讓他們在這浩瀚宇宙中學習如何獨立。


沒有了秩序感就像在森林中迷路的人一樣,讓人摸不著頭緒,總是忐忑不安地不知下一步有會碰到什麼。孩子若從小就生活在毫無秩序,且雜亂無章的環境中,對孩子情緒及人格發展,甚至社會人際的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更多例子~~~~~


我曾經遇過一位媽媽非常地苦惱,她的大兒子每晚哭個不停,有時半夜邊哭還會邊拉著大人往房間外走,這樣的情形已經持續了二個多禮拜,帶去看醫生生理狀況沒什麼問題,老人家說孩子一定是受到驚嚇,應該帶去收驚,卻沒有改善。我詳細的問了媽媽最近家裡的情況,原來弟弟最近剛出生,在媽媽坐月子期間,家裡大整修,房間也換了新床,哥哥回家突然看到家裡整個都不一樣了,他對家裡的變動感到很不安,在心裡他的世界秩序已經大亂,所以他每晚驚醒時,只感到自己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他就一直想「回家」。當我告訴媽媽她才恍然大悟。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向我抱怨他常常亂發脾氣,有時和他講好要去公園,可是臨時不能去,他就會又哭又鬧,媽媽說生活中類似的狀況不勝枚舉,認為他是存心和她唱反調,很不聽話、任性,因此常常處罰他。其實,他是一個秩序感很重的孩子,他對事情突然的改變很不舒服,他自己也無法理解。


以上的例子都在告訴我們,當環境出現了破壞秩序的因素,孩子會變得騷動不安及亂發脾氣。只要阻礙原因仍在,任何安撫行為都會遭到他的抗拒,甚至因而在生理或心理上生病。


孩子在有秩序的人事物安排中,穩定而安心的成長,孩子兩歲之後,秩序感會慢慢地內化,對周遭人事物已建立秩序、連結及關係。以此為基礎,拓展他更多生活的經驗,以及對事情的推演、計劃。


最後,必須告訴父母的是,培養孩子的秩序感,最需要的是如何在預備好環境後,屏住氣息去等待孩子心中的秩序感自然的萌芽,而不去做過多的介入及責難。幼兒教育學家蒙特梭利有句名言,跟隨孩子-Follow the Child。在孩子成長的進程中,我們準備好沃土,只需在旁欣賞孩子、觀察孩子,適時的拔除雜草,灌溉水源,孩子會快樂而獨立的長大呢!


瞭解寶寶的秩序敏感期 減少親子衝突


如果家長能認識幼兒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秩序敏感期的特性,類似以上的事件就會有不同的結局了。蒙特梭利博士從觀察中得知:幼兒從初生幾個月後,一直持續到第二年,有一種對「秩序」及「一致性」敏感的時期。「秩序」指的就是幼兒能辨認出環境中物品與環境的關係,也記得每件物品放置的位置。「一貫性」是事物進行的固定順序。幼兒基於上述的敏感性,產生對周遭事物的理解,繼而將外界事務的秩序內化,所以在幼兒心智上對事物的順序、物品擺設的位置、人物的呈現,都有一種接近固執的執著,但這也是幼兒認知的途徑。


3個建立孩子良好的秩序感的好方法


面對幼兒的秩序敏感期,家長要掌握以下重要的原則,協助孩子發展良好的秩序感。


了解孩子對秩序性的要求:爸媽需接納孩子對順序性、生活習慣的要求,面對孩子要求拿掉眼鏡、睡前講故事、道晚安才肯入睡的行徑,不要再誤認是孩子任性的表現,請改用歡喜的心情,與孩子一起渡過這段美好的時光。孩子把你改變位置後的肥皂盒,主動再移回原處,不必訝異,露出會心的一笑吧!孩子看到母親的髮型改變了,可能一時之間無法接受你就是他的媽媽,不用沮喪,你的孩子仍然非常愛你,只是認知的衝突讓他短暫無所適從而已。


提供有秩序的家居環境:父母在環境上應盡量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當環境必須有所變動時,最好的作法就是和孩子一起進行改變的過程,讓孩子親身參與改變的歷程,而非被動的接受改變。例如:必須搬離目前的居所時,讓孩子一起打包屋中的物品、加入搬遷活動的行列,幫忙將物品整理歸位在新家。環境雖然改變,但是參與過程對幼兒來說,仍是一種順序,並不傷害他們的秩序感。
 按照事物進行的程序:生活順序的一致性,並不是要求分秒不差,幾點鐘到了一定做什麼事;而是要按照事物的進行程序,例如:用餐的順序是:讓孩子收拾手邊的工作→洗手→拿取食物→用餐→刷牙、漱口→聽故事→午休的一系列過程,而不是十二點一到就必須吃飯。


凡事有序,環境有序,就能協助幼兒渡過快樂的秩序敏感期,父母也能迎接秩序敏感期,帶來幼兒凡是按部就班,逐步建立內在心智認知能力的成長喜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